倾洒真情惠民生
——大宁县人社局创新服务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在大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办事群众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在过去的一年,该局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强化岗位责任制和绩效目标管理,全心全意为民排忧解难,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亲切关怀。
落实就业政策惠 及城乡群众
昕水镇居民李某是大宁县原黄河化工有限公司下岗职工,去年在人社局的帮助下在一家电子厂再就业,他非常高兴地说:“作为下岗职工,以前没有经济来源压力山大,多亏人社局领导帮我找到新工作,太感谢了!”
去年春季,大宁县人社局在“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宣传咨询活动中,印制了各种宣传资料15000份,接受群众咨询140余人次,多渠道发布县城企业用工信息,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解决了下岗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去年他们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5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构建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门路。他们对126名劳动者进行了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建立了劳动者信息台账;在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方面,为全县16家小微企业发放了吸纳劳动者就业补贴16.2万元,对2户企业154人发放了稳岗补贴26万余元。为10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6.05万元,为345名灵活就业人员进行了养老保险补贴,真正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完善社保体系 提升服务质量
为发挥好社会保险“稳定器”“减压阀”的作用,大宁县人社局积极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去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8440人,对全县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行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为83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85.24万元,取暖费13.24万元,向参保人员发放了社会保障卡。徐家垛乡的贺大爷在领到养老金后激动地说:“政府每月给我发退休工资了,我也像上班人一样活得无忧无愁,有滋有味!”
社保工作接触人员众多,烦乱繁杂,为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该局制定了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服务行为规范、工作人员守则、文明用语,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建立人社系统窗口单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和责任追究制”5种制度;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经办人员笑脸相迎、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努力使在窗口单位办事的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集聚各方人才 服务经济建设
人才是推动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宁县人社局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从规范管理着力,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代理服务工作中,去年共为136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人事代理,为45名档案托管的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人事调动和档案转递手续,为158名毕业生出具了人事代理证明,为124名毕业生办理了转正定级,调整档案工资手续。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为37个单位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58个,公开招录了13名公务员,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符合工人技术等级条件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审批,清理了“吃空饷”人员,为117人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建立了长效机制,保证专项治理工作积极稳妥地进行。
加大维权力度 稳定劳动关系
群众利益再小,也是人社工作的“第一信号”;而用人单位的“呼声”,也同样是人社工作的“风向标”。大宁县人社局局长程廷说:“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应当是既要依法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为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赢’,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和标准。”
遵循这一理念,大宁县人社局大力推行“阳光监察”和“阳光仲裁”工程。围绕社保领域的关键环节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了专项整治,共检查189户用工单位,涉及劳动者2190人,补签劳动合同131人,下发整改责令书8份,移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6件,筹集应急周转金200万元,预存工资保证金35万元,劳动人事仲裁共收到劳动争议案件10件,调解结案10件,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侯耀强 马红伟)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