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光伏”照出“阳光”财富

2016-05-06 10:10: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4月28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大宁县三多乡川庄村的光伏扶贫发电站,环顾四周,只见一排排多晶硅电池板铺满了整个山坡。

  “每块多晶硅电池板的摆放都有要求,前后间隔4米,角度一般要控制在75度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每块多晶硅电池板能吸收到充沛的阳光。”同行的大宁县扶贫局副局长石振华对记者介绍道。

  位于大宁县以南20公里的川庄村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有120户、396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4人,2014年年底全村村民人均收入为2600元。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5年9月,川庄村100千瓦发电站建设完工,占地5亩,总投资80万元,共安装光伏组件1260片。

  目前该发电站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到13万到15万度,为村集体增收13万到15万元。

  “三多乡政府以前没有经费,举办一些惠民活动都挺困难,现在有了光伏发电可以优先解决贫困户的部分生活难题,提高全村的经济能力。”三多乡党委书记张浩告诉记者。

  川庄村的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仅是全县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光照充足是大宁县自然条件的一个优势,也是建设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必备条件。2014年,随着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借助当地的自然优势,大宁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该县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和两个全覆盖发展总体目标,通过光伏扶贫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全覆盖,扶持了80个贫困村建设80个100千瓦光伏电站,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同时,利用现有的农业设施,由企业投资建设40兆瓦光伏电站,重点解决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该项目完成后的收入主要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识别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80个村集体年可收入1200万元,主要帮扶8个方面内容:0到3岁儿童综合发展项目、温暖工程就业助学项目、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残保险、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等。

  “光伏发电项目让大宁县的扶贫工作实现了由‘输血工程’向‘造血工程’的转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张资金保障网,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石振华对记者说。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