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司法局:这里门庭若市 往返的人们总是带着满意而归

2016-11-22 10:5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大宁县司法局院外,一个装饰朴素的门面房总是门庭若市,这里并非买卖兴隆的商店,而是去年新成立的便民服务大厅。在这里,由值班律师为广大群众提供无偿法律咨询、代书等便捷、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并通过“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和远程视频服务系统平台,在全县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将法律援助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一个角落。就是大宁司法局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司法调解的一个缩影。

  优质服务“三转变”

  大宁司法局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切实履行“维护法律、扶弱济贫,匡扶正义”的社会职责。在服务群众方面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变面上服务为向下服务。工作重心向基层一线倾斜,积极开展了司法行政法治宣传进社区、农村活动,提升了村民自治的能力。二是变单一服务为联动服务。以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大厅为载体,充分利用“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和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等平台,耐心接待来访和来电的群众,为当事人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业务,以态度热情、优质高效取信于民。三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干警们深入社区、农村,走村入户,倾听群众诉求,义务服务弱势群体,维护群众利益。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依法调解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及时介入各类矛盾纠纷,使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确立了以案定补工作机制,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整顿、大排查,将昕水司法所打造成省级一流的规范化司法所。

  队伍建设“三步走”

  打造学习型文明机关,增强司法行政能力,是大宁司法局创建文明单位,加强队伍建设的“三步走”新思路。第一步是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三年内全局共招录13名公务员,组成了一支“年轻有为、踏实干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司法干部队伍,经过学习、培训和大练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第二步是解决会干事的问题,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干部标准贯穿到干部选任全过程,要求干警们工作标准达到严和实;工作业绩做到严和实;日常行为符合严和实;遵守纪律体现严和实,培养良好的干事风格。第三步解决干好事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深入推进“学党史、学宪法法律、读经典”活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规范制度管理,严格上下班秩序、会风会纪等具体事务,严肃纪律,以“六条禁令”和“十禁止”等规范干警行为,从工作流程,文明执法等方面加大制度规范力度,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便民利民"一对一"

  大宁司法局领导带头深入到第一书记驻点帮扶村太古乡东庄坪村,通过与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情民意,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自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一对一”扶贫,为村民提供政策服务、法律服务,鼓励他们树立起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信心,用双手创造新生活,奔向致富路。当了解到村里的水泵、电机是70年代时期的“陈货”上水量小,机器零件老化,经常需要维修换件,蓄水池也出现漏水现象,村民饮水十分困难,他们立即筹资维修了饮用水蓄水池,更换了水泵和电机,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随后,又为村里安装了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自筹资金为东庄坪村委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为村委班子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为使法律服务工作更加便利群众、面向社会,该局坚持“降低门槛,能援尽援”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为载体,为重大企业、重大项目、信访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安排两名业务精通的律师参与信访包案化解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了安置帮教基地作用,教育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为县域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侯耀强 李鹏)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