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换绿装 群众得实惠
——大宁县徐家垛乡购买式造林工地见闻
临汾新闻网讯 站在大宁县徐家垛乡云居村购买式造林工地眺望,漫山遍野的鱼鳞坑排列有序,犹如一串串珍珠缠绕在坡坡洼洼、沟沟畔畔、梁梁峁峁,令人心旷神怡,脚下栽植的松树迎风挺立、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正在地头上忙碌的徐家垛乡工作人员说:“自从购买式造林工程启动以来,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目前,云居村千亩试点战场共整地1000余亩,挖鱼鳞坑4.5万余个,栽植油松1万余株,全乡涉及此项工程的12个村委、7个标段共整地6000余亩,栽植造林面积400余亩,并且进度快、质量达标,完成1万亩造林任务指日可待。”
村民正在挥镢舞锨忙造林
大宁县徐家垛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全乡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145亩,共辖15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2979户、8580口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1095户、2306口人,贫困发生率27%。今年以来,该乡在购买式造林项目建设中,提高站位,精心谋划、落实责任,迅速行动,制订了实施方案,把涉及全乡12个村委的1.006万亩购买式造林任务划分为7个标段,并与各中标合作社签订了购买式造林工程意向书,在工程规划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脱贫攻坚的需要,集中连片建设精品工程,在树种上以发展经济林、阔叶林为主,注重发展混交林,由林业部门指导种植,最终还要把林地效益分红都交给农民,使老百姓变以往的“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并且由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的造林合作社进行造林、营林、护林,让贫困户从中获益,激发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具体实施云居村试点工程的秦森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瑞生说:“购买式造林的政策和模式,是带动老百姓致富的好方法,一是农民自主参与造林合作社,给自己造林栽树,长期受益;二是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还不影响正常种地和管理果园,一举两得;三是精准扶贫户天天有活干,收入稳定又保险,比在外面给别人打工自由,收入还高几倍,干活有心劲。”
山坡下的沟底,几位正在挖鱼鳞坑的村民挥镢舞锨、汗流浃背。说起购买式造林的好处,云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贺瑞云如数家珍:“今年加入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后,不出村就能打工挣到钱,不用到处找活干,打零工,光路费一项就能节省不少,合作社还给我们入了意外保险,干活心里很踏实。再说,在自己地里给自己栽树肯定能保栽保活,开春至今干了近两个月,能收入1万多块钱,单凭这项收入今年就能脱贫,咱县上这政策真好,我们贫困户沾了大光啦。”
徐家垛乡党委书记侯永刚、乡长贺晓龙介绍说:“大宁县委、县政府在购买式造林工作中,确定了要实现‘乡乡有精品,村村有工程’的目标,同时明确了各乡镇党委书记是购买式造林的第一责任人,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严格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的工作机制,要打造集中连片的精品工程。”
为此,徐家垛乡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今年一开春就深入各村委召开动员会,向群众广泛宣传购买式造林的政策、规程和效益,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发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造林专业合作社,全力实施购买式造林工程;同时,严密组织各造林专业合作社按照计划,先行开工,乡领导和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技术人员进村驻点,齐上阵、齐规划、齐把关,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乡的购买式造林工程整地已基本结束,目前正为栽植苗木做准备,预计今年该乡完成1万余亩购买式造林任务,带动受益户259户、662口人稳定脱贫,同时,生态管护带动44户、80余人摆脱贫困,真正实现一人造林、全家脱贫的目的。
(侯耀强 王心)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