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城关小学创建文明校园侧记

2018-09-26 17:16: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大宁县城关小学,校园里花草芬芳、姹紫嫣红,教学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各类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应有尽有,尤其是楼道文化、墙壁文化引人注目,精神文明之花在每个角落竞相绽放。近年来,该校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为契机,坚持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办学目标,秉承“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探索特色教育路径,彰显文明校园的风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独具特色的阳光体育。(卫红国 摄

  雷锋精神润心田

  在城关小学校园里,不时会看到一支行动有序、散而不乱的队伍,他们有的手提垃圾袋,有的手拿扫帚,有的手提火钳,有的手提垃圾铲,忙着清理垃圾死角。他们是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孩子们,除了清理校园卫生环境,他们还经常到金殿广场、南山公园打扫卫生、捡拾垃圾,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做出了示范。

  近年来,该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以养成教育带动学校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校刊、微信公众号、黑板报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把每一面墙壁、每一根柱子都变成一块育人阵地,使学生听到的是正确的引导,看到的是文明的行为标准,耳濡目染的是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和优美的环境,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崇尚善美的品格。

  在感恩教育中,全校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倡导同学们关心他人、孝老爱亲。曹铭洋同学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需要手术,但费用高昂,家庭无力承担。学校德育处随即向全校师生发出捐款倡议书,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共筹得善款12000余元,送到家长手中。他们还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为老人们梳头洗脸、提水扫院,使学雷锋活动实现了常态化。

  文化育人树新风

  “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是该校创建文明校园的亮点工程,他们在校园内张贴、书写、悬挂了各类标语、格言、警句800余条(块、幅),面积达700余平方米;红领巾广播站、文明校园宣传片和各类图书应有尽有,达到了隐性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完美统一。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学校开展的最美班级、文明班级、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各具特色,激发全校师生涵养美德、讲究礼仪,为学校画出一道优雅文明的风景线;成功举办的“跨越新时代,共圆教育梦”文艺晚会,全面展示了艺术教育成果,为全县省级语言文字三类城市顺利验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月十五元宵节活动、精彩纷呈的“庆六一”活动则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建设了高标准录播教室、心理咨询室、形体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计算机教室。德育处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感恩演讲比赛、各类主题征文活动;体育处开展了田径比赛、跑操比赛、跳绳比赛、足球艺术节、拔河比赛、迎面接力跑等活动激发学生活力,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成立了多学科兴趣小组,组建了少儿合唱团,开展书法进课堂、法制进课堂、征信进课堂等活动,多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研促教提质量

  该校把创建文明校园和教学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按照“以研促教、生本引领、课堂高效”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力求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实现了教学准备的高效性、教学过程的高效性、检测训练的高效性和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他们着力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邀请县教研室领导评讲,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同课异构全员赛讲和磨课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帮教结对,实现了“捆绑式”发展。他们还与曲沃县实验小学手拉手结对帮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并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赛课为契机,组织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近年来,该校开展听课、评课达224节次,网上赛课142节次,一大批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素质教育示范校等,临汾市名校、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等,连续两届被授予临汾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侯耀强 景红红 单敏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