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强同志,短短两年就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问题,路也硬化、绿化了。任职到期后,他又主动申请延期,想彻底解决村民引水灌溉问题。提起王书记,乡亲们都竖起大拇哥,说他是‘贴心书记’。”大宁县三多乡东堡村党支部书记刘毅凌说起由省药监局派驻到他们村的“第一书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日,笔者走进这里,通过与村民们近距离接触,了解到百姓口中这位“贴心书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一双铁脚板 扶贫务求“真”
2017年4月王强来到东堡村担任“第一书记”,该村辖5个自然村,共有246户815人,其中贫困户116户341人,2018年分散脱贫8户21人,计划今年整村脱贫。全村贫困人口占比高、产业扶贫难度大,这是王强所要面临的挑战和课题。每天傍晚,村民们陆续下地归来后,王强就会来到他们家中,和他们面对面、心贴心,拉家常了解情况。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村民家中,逐户走访,很快他就摸清了村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宣传党的扶贫惠民政策、与结对帮扶人一起商讨制订脱贫计划、梳理贫困户信息……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状态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全面配合,群众团结了,效率提高了,人心凝聚了,信心更足了。
一副铁肩膀 扶贫须担“责”
在王强住的宿舍墙上,贴着一张东堡村住户的位置分布图,这是他精心设计制作的脱贫攻坚作战图,上面标注着所有贫困户及致贫原因,他说:“有了这个分布图,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近年来,在省药监局的大力帮扶下,东堡村苹果园由最初280亩发展至2200余亩,并实施了提水灌溉工程等一系列配套工程。2017年,王强带领村民开始种植中药材和养殖乌鸡,拓宽增收途径。2018年,他又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为东堡5个自然村进行了人畜饮水工程改造,彻底改写了东堡村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2019年他又向省药监局积极争取资金40万元,改造维护该村提水灌溉设施并覆盖全村果园,以扩大滴灌面积。为改善基础设施,活跃文化生活,他积极协调资金,硬化了村主干道路、修缮了文化广场、建立了全县首家爱心公益超市,极大地提升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村民们说:“王书记以村为家,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为我们脱贫致富操心劳神,有这样的好书记,是东堡村人的福气。”
一颗爱民心 扶贫怀真“情”
东堡村贫困户刘彦武说:“王书记是个好书记,去年腊月我儿子突发疾病,需要去省里治疗,他听说后就开车带着我和家人赶往太原,并帮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我儿子出院后,王书记又帮着办理住院报销的有关手续,往返县医保中心好几趟。”说到这里,刘彦武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贫困户冯三富说:“今年夏天的一场暴雨,把我家的院墙冲塌了,泥水倒灌进院里,王书记带人及时赶到后,帮忙疏通排水,天晴后,又带领村干部到我家院里清理淤泥、维修院墙、硬化排水渠。”
这些看似琐碎平凡的事情每天都在王强身上上演着。在他眼里,老百姓再小的事都是大事。2017年,东堡村几万斤苹果滞销,眼看就要烂掉,面对满脸忧愁甚至有些绝望的村民,他心急如焚,当天就联系在太原工作的朋友、同事,四处托关系找客商,最终帮村民把滞销的苹果销售一空。进入冬季,他又积极动员省药监局的同事和自家小区的邻居为贫困户捐赠棉衣、棉被等过冬物品。村里有几户贫困户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当得知他们梦想着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血压计或血糖仪时,他便联系了单位结对帮扶人,购买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并逐户送到贫困户手中。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第一书记”有任期,但服务百姓没有期限,怀着一腔爱民之心,王强把自己宝贵的青春融入了党的事业,在800多个日夜的驻村工作中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这是王强的座右铭,也是一名转业军人退伍不褪色、服务众乡亲的真实写照。(侯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