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宣街从麦浪滚滚到信号传输

2015-05-19 22:46: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80后的临汾人曾经一度分不清广宣街、科委巷、建设路几条街,清晰记忆的是广宣街上的市医院,还有略显神秘又无限向往的广播电视台。

    这里曾经是什么样子呢?广宣街的名字是因为广播电视台而来吗?近日,记者走访这一带,听老居民讲述记忆中的“广宣街”。


    麦浪滚滚玉米香

    80岁的王女士在广宣街住了30多年。她说,曾经的广宣街只是一片麦田,少有人烟,一到麦子成熟的季节,金色的麦浪在风吹下不断翻滚。

    “那时,解放路以北就没有房子,都是老百姓种的地,多为小麦、玉米,现在的广宣街菜市场以北一带是城墙,菜市场就是原来的城壕沟,城墙以外都是荒地。”王女士回忆,现在的广宣街以前就不存在,后来才慢慢住上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城墙边上小土路

    在广宣街中段,记者见到了86岁的老居民遆先生,他从17岁就住在这里,记忆中的广宣街在他的眼前一点点变化。

    “解放以前,这里都是耕种地,在现在的菜市场以北是城墙,有一个叫‘兴亚门’的城门在菜市场的洞口处,那是日本鬼子侵华时打开的,现在的五交化市场,曾经是日本人的墓地,为了方便前往祭祀,日本人才开了这个门。解放后,这里除了解放路上的善胜医院以外,再没有其他建筑,这里地面不平,南高北低,后来政府从其他地方运来土,将沟壑和城壕沟都填埋,渐渐有人依城墙建房,也就慢慢形成了可供行走的路,但只是一条可容纳一辆车通行的小土路。”遆先生回忆道,1987年,临汾地区电视台建立。1992年,各县市掀起了普及广播电视的高潮,从那时起,因为有了广播电视台的存在,广播电视宣传”的口号也带来了“广宣街”这个名字。

    现在的广宣街,南起解放路,北到向阳路,宽阔的路面,整洁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曾经的菜市场还在,广播电视局变得更加现代化。(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千年卧牛书传奇

 

下一篇: 高风大节-----韩贯道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