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乡美食:猫耳朵

2015-05-21 08:30: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猫耳朵是山西普遍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口味众多,倍受群众所喜爱。在晋中一带,人们喜欢用白面、高粱面制作;而在雁北、忻县等高寒地区,人们则喜欢用莜面、荞面制作,被称之为“碾疙瘩”或者“碾饦饦”。
    猫耳朵历史悠久,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一书中记载: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凳辜?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虽然其名不叫猫耳朵,但是其形及做法却与猫耳朵极为相似。
    奇特名字让人捧腹“猫耳朵”因其独特的名称,还曾闹过不少的笑话。家住乔家庄薛先生的女朋友是江西人,去年第一次带女朋友到家里来。薛先生的母亲心血来潮,告诉薛先生说,中午要给他们做猫耳朵吃,薛先生的女朋友一听吓坏了,但是没有表现    出来。于是,她躲进卧室打电话告知自己的母亲说:他们这里的人好残忍呀,居然要吃猫耳朵,听得我都有点害怕了。”恰好被走到门口的薛先生听到,薛先生忍不住捧腹大笑,然后赶紧向她解释道:“此猫耳朵非彼猫耳朵,猫耳朵在我们这里是一种常吃而且非常可口的面食。”并带她去观看了母亲制作猫耳朵的过程,这才消除了一场误会。
    记者亲身体验制作猫耳朵制作猫耳朵看似简单,实则讲究。
    徐女士是制作猫耳朵的能手,她告诉记者:制作猫耳朵,首先把白面精粉准备好,一斤面五两水。将面倒进盆里,冬季用温水和面,春夏秋用凉水和面,揉好之后,放在面案上。稍醒之后,搓成指头粗的圆条,撒上面粉。然后,切成指甲盖大的小剂子,再用两手拇指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可。”记者按照徐女士所说,试着推了几下,不但没有搓成猫耳朵状,反而被面黏住了手。徐女士忍不住将秘诀告诉了记者:搓猫耳朵是有技巧的,一定要速度快,而且不要用太大的力气,速度越慢越容易黏手。”她一边说,一边演示,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猫耳朵搓好了。
    “猫耳朵搓好之后,为避免黏到一块,可以在上面再撒一些面粉,等锅开时,将上面的面粉抖掉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浇上各种荤素打卤等浇头,调以老陈醋,味香形美。”徐女士向记者介绍她的“制作经”。记者 弓佩玉 杨杰 实习生 陈亚楠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