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胡同里有透着沧桑的大槐树、夏夜里惬意地纳凉、小伙伴们肆意地玩闹、还有那让人翘首期盼的吆喝声……站在席家胡同的巷子里,林立的高楼让人反而开始怀念那些简单、质朴的胡同了。近日,记者走进席家胡同,与杨女士一道追寻那记忆中的青砖石板路。
揭开大宅院的神秘面纱
在体育南街中段通往财神楼南街有一条巷子,不知从何时起就被人们称作席家胡同,至于因何立名?从出生起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杨女士对此也很感兴趣。
“我家的房子原是一座四合院,小时候就听说,这个房子原来是姓席的大户人家的宅院,从体育街这边巷口路北一直到我家房子的位置,都是席家大宅院的范围。据老人们说,这条巷子一直是这样的格局,原来是以席家为首,巷子两边都是四合院,巷子也好像是因此而得名。后来四合院的主人不断更换,直到我们家搬到这里住的时候进行了彻底翻修,盖起了二层楼房。巷子里的老房子也陆续拆旧建新,原来的旧式房屋大都不存在了。”76岁的杨女士如是说。
古色古香的雕花门楼
走在由水泥铺就的胡同里,更怀念那青砖石板路,目前现代气息已将这胡同的古朴冲淡了许多。令记者惊喜的是,在胡同的东口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虽然雕饰已几近斑驳,但仍能看出它昔日的辉煌,高高的门楼上有考究的雕花,拱形的样式透射着它曾经的威严,门上的文字已被破坏得看不清了。
轻叩门栓,记者见到了这家的主人李女士。“我们家的院子是临汾市唯一一栋有门楼的院子,这房子的历史应该像席家胡同一样长,这么珍贵的文物,我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它。”她说,曾经的小巷子简单、质朴,邻里间像一家人似的;如今,邻居换了,感情也淡了,很怀念那记忆里青砖石板路和那淳朴的邻里情。(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