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对东赵巷来历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有幸重温了那些久远的历史,虽然对于“东赵”的来历,受访居民中无人知晓,但是东赵巷的来历,以及多年来有关它的演变和发展,受访居民热心地与记者进行了分享。
今年70岁的李子明告诉记者,他在东赵巷居住已有30余年,人们把它叫做东赵巷是因为它属于东赵村管辖,因此,东赵巷名称的由来是根据村子名来定的。
李子明解释说,过去人们在说起这条巷子的时候,都会叫它东赵,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不得而知了。此外,他还告诉记者,当时的东赵村是由两个自然村合成的。一是东边的双庙村,另一是西边的窑上。(也就是现在东赵巷的西北方向)过去这里除了少有的几户人家外,基本上是麦地。
巷子因村而得名
这一说法,在今年71岁的陈先生那里也得到了证实。“以前,双庙和窑上属于东赵大队(今东赵村民委员会)管辖的两个自然村,大部分面积都是地。过去人们说去东赵巷的时候,都是直呼东赵或东赵路,大概是近几年政府更换门牌时,才将这里命名为东赵巷。”陈先生说,以前东赵巷的路很窄,只是一条人们通往麦地的小土路。说着,他指着对面的居民区对记者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这里居住的人很少,除了大片麦地外,还有一个打麦场。
对于陈先生的说法,曾任东赵村干部的梁天社也对记者进行了补充。“这条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存在,只不过那时路很窄,只能过辆马车,大概有现在路面的三分之一。以前的东赵巷没有这么长,不像现在可以通往尧都路、平阳南街。
主要是麦地,且不叫这个名字,被人们叫做‘东赵村、东赵大街’。”梁天社说,当时除了本地的二三十户居民外,大部分为逃荒而来,在东赵村安家落户。1988年,在当时东赵村委会的带领下修成了柏油路,且将路面进行了拓宽改造。1991年,又对这条路进行了水泥加固,遂形成了现在的路。”
历史资料有记载
记者查询《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了解到,东赵巷即临汾市尧庙乡东赵村的路,东西走向,西起秦蜀路,东至尧都路,长约900米,宽8米,系水泥路面,西段主要是南街办事处居民区,中段、东段主要是东赵村村民,该巷以前是沥青路面,由于过往机动车辆多,路面被损坏,为改善交通条件,东赵村民委员会(尧庙乡辖区)于1991年对路面进行翻新改造,铺设了水泥路面,该巷是司法巷居委会和秦蜀街居委会辖区的分界线,以南是秦蜀街辖区,以北是司法巷居委会区域。(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