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西路路南,有一条名为复兴巷的巷子,从入口处的仁保康开始,可直通银河超市东侧,即科技巷的位置。12月21日,记者顺着巷子从东往西走了一遭,探寻它名字的由来。
坑洼地建起厂区
行走至巷子三分之一处、临汾市染化集团东区家属院时,记者偶遇69岁的刘先生,得知采访意图后,他说:“我只知道一点皮毛,能跟你们说说以前这条巷子的样子。至于巷子名字的由来,我还真不知道。”刘先生说,他是临汾市染化集团的一名员工,以前复兴巷是鼓楼南村委会的一条路,住户不多,银河超市原是染料厂的厂区,这条路是他们下班后回宿舍的必经之路。后来,随着五一路的拓宽改造,这里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楼房多了,人口也多了起来。”
刘先生说,之前,在路口仁保康这个位置有一个防疫站,剩下的地方全是村里的民居,五一路那边是条大沟,道路改扩建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若想了解巷子名字的来历,你们不妨去找今年66岁、曾任鼓楼南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杜宝田。
复兴门与复兴巷
据杜宝田介绍,复兴巷以前是一条通往农田的土路,人们习惯叫它洞(tong)子坡、城壕垅。原因是现在银河超市往东处有一块高地,被称为城壕垅,这块地也叫洞子坡,直到1978年时,才被命名为复兴巷。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呢?杜宝田笑着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说来也挺有意思,这个名字还是我取的,我是1975年开始当鼓楼南大队党支部书记,那时候,这片也只有7户人家。从1986年开始,这里的耕地逐渐被厂房、住房所占据,随着人口增多,为了方便人们邮寄信件或是队里制作门牌,我就想着取个好听的名字。当时,我想起北京有个‘复兴门’,所以就把这里起名为复兴巷。”说到这里,杜宝田解释说,从那以后,开会向领导上交材料时,我们都把这里写成复兴巷,人们见面打招呼时也由之前的‘去洞子坡’改成了‘去复兴巷’。”
忆往昔感叹巨变
“五一西路是在2002年开始扩建的,之前的复兴巷分为复兴北、中、南三巷。从现在的五一西路往北是以前的老复兴巷,也叫复兴北巷;在路的正中是复兴中巷,防疫站(尧都区卫生监督所)就坐落在这里;而现在留下来的这条巷子其实是当时的复兴南巷。”杜宝田说,过去的五一西路很窄,宽的地方约为4米,窄的地方仅为3米。在2002年拓宽改造后,路面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整条五一西路也由之前的路面落差23米,变成了现在的落差13米。
“2003年9月28日,随着五一西路的剪彩通车,复兴巷的格局也就定型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回忆过去,看看现在,杜宝田笑着说,祝愿我们的临汾会越变越好!”
记者 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