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平阳首富“盼盼子”如何“倒灶”的?

2016-03-10 10:34: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尧都区金殿镇伍默村,龙祠泉水流经此地,以盛产稻米、莲藕而闻名。然而,使伍默村更为出名的原因并非因为其村产莲藕,而是由于村里出了一个名叫“盼盼子”的败家子。

  说起“盼盼子”败家,需从他的祖父发家谈起。“盼盼子”的祖父名叫单儒坤,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中举,靠在京城经商的三叔打点,当了江苏如皋县令,居然贪赃10万两雪花银,第二年被地方乡绅告发而削官。其三叔以钱财买通宫中太监,单儒坤居然又当了如皋县令。这一来,乡绅们知其来头不小,纷纷向单儒坤行贿而求破财消灾。单儒坤只当了一任知县,便弃官还乡。据说他往老家驮运财物时,驮运财物的驮队有十几里之长,前队骡马到达伍默村口,其驮尾还在襄陵镇南关,单儒坤一举而成为平阳府首屈一指的巨富。

  单儒坤的儿子单祥震,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用父亲贪脏的不义之财,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十分考究的宅院,院墙皆筑垛口,富丽堂皇,宛如宫殿。又在城内 开了3家店铺,经商赚钱。好在单祥震办事随和、不死抠,在村中人缘还算不错。

  转眼间到了民国,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修铁路,下公文要他负责临汾以南5县筹款事项,并责令他行义捐款。为凑钱,单祥震只好关掉3个铺面,家业大减。不久,单祥震一命归天。

  此后,单祥震的儿子单德昌继承了家业。单德昌的小名叫“盼盼子”,是单祥震的宝贝儿子。此时单家虽衰败,但还有良田百亩,只要“盼盼子”能守住家业,也够他坐享其成一辈子。怎奈“盼盼子”不务正业,竟将家业作为吃喝嫖赌的本钱,几年时间,将偌大家业挥霍一空。

  说起“盼盼子”败家的行径,实在荒唐可笑。他听人说小榆村有一个媳妇长得好,就对人说,只要那媳妇给他点一袋烟,就给她家盖一座院。后来那媳妇果然给他点烟,他果真给人家盖了一座院。

  “盼盼子”豪赌出洋相尤令人咋舌。赌鬼们哄骗他说,要想赢钱,押宝时需闭住眼睛,盼盼子”果然让赌鬼们用手巾遮住他的双眼。他钱输光,就用地契抵还;地契输光,就用房屋抵押。

  大约他父亲料到后辈会出败家子,建宅时特在大门外的照壁下埋了金银财宝,以便儿孙倒灶拆卖房檩时,先拆碍路照壁,就会发现财宝而使败子回头。岂料“盼盼子”竟辜负他老子的一片良苦用心,豪赌时,一夜间将房屋连照壁一起整体输去。到后来实在无物可赌,竟将老婆作为赌注输掉,次日被人用一顶花轿抬去与人为妻,成为千古笑柄,令人可悲可叹。

  传说“盼盼子”倒灶后,曾到汾河东靳村他姐姐家去住。临走时,她姐姐瞒着丈夫送给他一袋小米,并偷偷在里面藏了几个元宝。过河时,船上有人闲语道:‘盼盼子’那么大的光景,不知道怎样倒灶的?”“盼盼子”接过话茬说:就这样倒灶的。”说着,提起口袋,连米袋带元宝一起扔进汾河。“盼盼子”后来穷得无法生活,便上山去当兵,最后染病而亡,死时眼前无一亲朋。

  “盼盼子”自其祖父发家到他败家,前后只有30来年,其败家之快不能不引人思索。《礼记·大学》云:“货悖入者,亦悖而出。”意思是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走,胡乱弄来的钱又会胡乱花掉。古人留下的这些箴言,实在值得人们体味。

  (卢玉龙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