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氏庄巷近景
在临汾,有些地名不单单只是一条小巷、一条胡同,而曾经是一大片区域的称号,随着时代发展地名也悄然发生变化。近日,记者走访尧都区解放东路一带,找寻芦氏庄巷曾经的故事。
由村得名
芦氏庄巷,地处解放东路与平阳北街十字口东北角(新华书店东侧),南北走向,南起解放东路,北至私人住宅,可通往解放路、平阳北街、兵站街和车站街等地,交通便利。
“因为这里以前是芦氏庄,所以才有了巷名。”家住兵站街65岁的老居民侯女士这样介绍。
对于侯女士的说法,很多居民都表示认同。而曾经的芦氏庄也在记者不断地走访中,慢慢从老居民的记忆中走来。
68岁的丁友生告诉记者,曾经的芦氏庄是城外的荒地,后有人迁居至此,才慢慢形成了村子。“这村子最初的住户都是外地人,从山东、河南过来的人,都聚集在这儿,后来随着城市建设也有了临汾本地人。芦氏庄以前的规模很大,曾经兵站路的东西两侧都属于芦氏庄。”
旧时风景
丁友生介绍,曾经的东关城有十字路口分成的街道,其中北街可一直可以通到芦氏庄的位置。“临汾解放初期,平阳广场这里都是大坑,解放路也是窄窄的小路。在现在平阳广场北边的十字路口位置,以前有地下通道,我们经常从那里上下班回家。”在丁友生的记忆中,芦氏庄因曾经的兵站、汽车站而成为人来车往的热闹地。
79岁的市民李林山告诉记者,因为解放临汾城的缘故,不少地方都有大坑,而芦氏庄村却有很大规模,有兵站、汽车站、一家木材厂和一家榨油厂外,其他都是普通的村民。李林山感慨地说,现在很多人知道兵站路的名字,而芦氏庄却很少有人知晓,就剩下那块儿小小的路牌了。
历史变化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老临汾人对于这个地名,仍旧是作为一大片区域的代名词,而年轻一代连巷子的名字都不知道。
“一直不知道有这个巷子,我还以为这里都属于兵站路,现在汽车站搬迁了,估计以后更没人知道了。”上班族罗先生笑着说道。
经过查询资料,记者在《临汾市城市建设志》一书的1990年代临汾市城区布局图中看到,芦氏庄巷南起解放路,向北折西至平阳北街。除此之外,没有关于芦氏庄的记载,目前没有找到芦氏庄村的历史记录。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