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是一面镜子。8月15日是日本侵略者投降纪念日,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在那烽火岁月,位于我市的太岳山、吕梁山是中国军队抗日的主战场。从日军1938年占领南同蒲铁路后,在平阳大地,抗日军民浴血奋战,表现出誓死抗争的民族精神,终于赢得抗战胜利。
本网从今日起至9月3日胜利纪念日,陆续刊发相关纪念文章,旨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策划人 王隰斌
78年前 115师在午城伏击日军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71周年纪念日。1938年3月,在隰县午城和蒲县井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15师主力343旅685团、686团,在决死二纵队汾西游击支队配合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成为抗日战争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个大胜战。
电影剧本《血战午城》作者王军介绍,午城村位于隰县县城南26公里处,是隰县、蒲县、大宁三县交汇处,是三县的必经之地,东可由临汾至蒲县至午城,西可由午城至大宁至黄河,北可由隰县至吕梁、晋中。地貌由狭长弯曲沟道和两山高原组成,紫川河、东川河、蒲县河三水在此汇流,素有隰县南大门、晋西咽喉”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据记载,平型关战役结束,115师在洪洞白石一带休整后,撤到吕梁山深处的晋西隰县,师长林彪身穿缴获的日军将校服,骑着日军的大洋马在隰县千家庄一带驰骋,被阎锡山的晋绥军误伤,伤势很严重,后转到延安疗伤。八路军总部临时决定曾经担任过中央红军红十二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主力师红二师师长陈光代115师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指挥午城伏击战。参加过此次伏击战、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将军的有:元帅有罗荣桓,上将有杨得志、杨勇、李天佑、陈士榘、肖华,中将有苏静、吴法宪等。
1938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集中第20、第109、第108、第14师团各一部向山西省南部及西部进犯,配合沿津浦、平汉铁路南犯日军占领黄河以北、以东广大华北地区。第20师团于2月27日占领临汾,3月1日占领蒲县,尔后主力继续沿同蒲铁路南犯,另以4000余人由蒲县西进,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黄河渡口,威胁陕甘宁边区。八路军总部为支援晋南国民党军作战,粉碎日军西犯企图,巩固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令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第343旅在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打击日军,断其后方运输,迫敌后撤。
3月14日12时许,八路军115师的先遣分队师直警备连,在午城以东约两公里处与西犯日军先头部队遭遇,该连抢占了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日军,激战两小时,日军后续部队赶到,该连即转至午城西北侧高地阻滞敌人西进,以掩护主力部队进入待机位置。14时许,日军占领午城,继续向大宁进犯。16日,115师第343旅第685、686团隐蔽于罗曲、午城、井沟公路两侧,待机歼敌。当天,日军第20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骡马100余匹,由午城西进至罗曲附近时,被第685团伏击全歼。17日,日军60余辆汽车由蒲县向大宁继续输送物资。大宁日军500余人东行接应,进至罗曲时,被第685团一部兵力击退。由蒲县西行的汽车运输队通过井沟接近午城时,预伏在该地的第686团突然出击,歼日军200余人,截获汽车6辆,余敌西逃与驻午城的日军集聚。当夜,第686团3营和第685团两个连袭入午城镇,歼敌大部,将汽车全部烧毁。
日军为打通通向黄河渡口通道,闪击延安,由晋东进占临汾的日军第108师团为支援午城作战,出动步、骑兵800余人,炮兵一个中队,于3月18日由蒲县西援。
我八路军115师为打击该日军,令第343旅686团和汾西游击队预伏于井沟、张庄公路两侧,以685团在午城以西阻击大宁援敌。14时许,西援的日军先头部队到达井沟,即向公路两侧实施火力侦察,预伏部队沉着隐蔽待机,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区时,预伏部队突然开火,迅速发起冲击,日军顿时混乱,其一部占据井沟、张庄,一部退入山沟,在飞机掩护下,数次突围,均被击退。当晚,八路军继续攻击,战至19日拂晓,除百余日军逃窜外,余皆被歼。
午城、井沟战斗历时4天,八路军共歼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60余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200余人。
午城战斗在抗日战争史和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由八路军115师又一次对日作战的战斗,其战果超过平型关大捷,也是抗战经典战例,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术的典范战例。
这两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切断了蒲县至大宁段的交通,迫使大宁的日军东撤,粉碎了其西犯黄河的企图,对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巩固陕甘宁边区黄河河防都有重要意义。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