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徐家大院

2016-09-19 10:30: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将军故地重游留墨宝

  1995年10月24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重返尧都区刘村,他向随行人员介绍刘村革命遗址及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学兵大队的情况,并为刘村初中挥毫写下“发扬革命传统,培养四有新人”题词。

  “张震将军来刘村时,步履稳健,精神矍铄,在他身上能看到军人的风范。将军看了曾经居住的徐家大院和五同丰大院,看望了刘村初中学生,参观了‘三官庙’学兵队旧址和秦家大院,随行的年轻人都得小跑才能随上他,当年将军根本不像81岁的老人。”9月10日,徐家大院的后人徐廼毅回忆。

  徐家大院见证烽火岁月

  徐家大院的房东徐桐荫,是位远近闻名的绅士,毕业于山西大学,曾任临汾县旧政府的财政科长,由于不愿与腐败堕落的政客为伍,弃政从教,在山西省第六中学当了一名教师。红军东征期间,他带头解囊捐资,受到红军敬仰。

  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由太原南迁临汾,就驻扎在徐家大院里。不久后,朱德总司令从西安去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时也住这里。为协调兵员补充和物资供给,彭德怀副总司令、贺龙师长、杨勇将军都曾先后来过这里。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驻刘村期间,对报名参军的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总是热情接待,与之畅谈,发军装,送到部队去。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至少有1000多人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为了提高民众的军事素质,彭雪枫还在刘村举办了一个30余人的游击战术训练班,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后来开赴抗日战场的刘村自卫队,就是以这批军事骨干为基础组建起来的。

  临汾沦陷前夕,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奉命撤销,彭雪枫带领一大批学兵大队学员开赴抗日第一线,担任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9月,在河南夏邑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彭雪枫不幸光荣牺牲。

  徐家大院的经历

  “父亲徐桐荫与山西‘土皇帝’闫锡山在山西大学同期毕业,最后弃政从教,有他的难言之隐。”82岁的徐廼毅回忆着往事。

  现存的四合院和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徐桐荫从徐老六手里购置的。徐家最早的四合院还在前边。徐廼毅介绍,听父辈们说,那是爷爷辈们的四合院,爷爷那一代有兄弟四人。

  徐廼毅的爷爷叫徐登科,在北京做生意,日本人侵占北平(今北京)时回到老家,村里人给他取雅号“京科”,二爷、三爷夭折,四爷曾是民国年间村公所人员。“修临汾城鼓楼时,爷爷曾经捐过款。”听到徐廼毅介绍爷爷,瘫痪卧床的妻子张秋花插话。

  徐桐荫购置了徐老六的院子,在东边的偏房开了一个门,徐家大院就成了“三进院”。对古建筑颇 有研究的朋友看了徐家大院的南房说,从形状上看,这应该是明代的建筑。”一块古老的门板躺在南房东侧大门的过道,走出南房东侧的门,能看到徐家的老西房尚在,大门只剩下形状,却不失往日的“雄姿”。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驻进徐家大院那年徐廼毅才4岁,他只记得西房住着一个大个子,一天大个子擦枪时,送给他一枚子弹头让他玩,顽皮的徐廼毅却将子弹头吞到肚子里,这是他童年的零星记忆。

  徐廼毅至今仍然记得,当时他们一家住在北方的东屋,彭雪枫住在西屋,南房住的是警卫人员,大门后面的一个小屋里有部电台。

  八路军撤离刘村后,远近闻名的开明绅士徐桐荫辞了公职,在临汾城一所学校教书。

  日本人占领临汾后,在刘村修筑了据点,鬼子头目打上了徐家大院的主意。没过多长时间,鬼子头目西冈住进了徐家大院。

  徐桐荫在临汾城教书,每到周末回到家,先要向西冈报到并与他聊天,回到家要么是一言不发,要么是烂醉如泥。在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徐桐荫撒手人寰,那一年徐廼毅11岁。日本投降后,徐家大院成了临汾县一个区政府的办公场所。

  16岁那年,徐廼毅成了名副其实的车夫,牵着马匹和骡子,奔走于吕梁山深处。虽然有哥哥照应,但在他21岁与17岁的张秋花结婚时,南房和后院都被典当出去了。“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南房赎回来了,后院也买回来了,现在就我和老伴住在后院,儿女们都不喜欢老房子。”徐廼毅感慨地说道。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

上一篇: 曹顺举义震清廷

 

下一篇: 浍水秋波入新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