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街巷名称的采访、调查中,总能寻找到一段或因家族、或因厂子、或记录方位、或展现时代记忆而命名的故事。9月9日,记者探访的这个巷子——郝家胡同也不例外,它的名称来源于什么?“年龄”多大?是否与姓氏有关?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十几年来无变化郝家胡同,南北走向。宽约3米,北与乡贤路为邻,南同南道巷交叉,西和迎春南街遥相呼应。沿着胡同由北向南,走在青灰色的水泥路上,记者试图从一些住户那里寻找有关胡同名称的来历,然而却吃了闭门羹。
巷子里一户人家表示:这得问老住户,我们住在这里的时间不长,不太清楚。”租住在郝家胡同的陈女士说:“我租住在这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胡同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么多年这里的格局就是这样,唯一变化的就是门前的土路被铺成了水泥路。”说罢,陈女士推荐了这里的本地户。
“这家人是老住户,他们也许清楚。”郝家胡同无郝姓“命名为郝家胡同应该是因为这里之前有一郝姓大户吧。”对于巷子 名称的来历,今年77岁的边常胜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在这条胡同里长大的,到他这辈,已经是边家第四代了。
土话里,老百姓习惯性地称呼它为“黑”he)家胡同,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条巷子的老住户中,并没有姓郝的人家,而是以边姓和周姓为主,曾有人开玩笑说,干脆把郝家胡同叫成边家胡同、周家胡同得了。”边老说,玩笑归玩笑,郝家胡同名称的来历,也成了他心中一个难解的谜。
那么,一直以来,郝家胡同的格局是怎样的呢?“印象中,这条胡同就叫这个名,同在路北的乡贤街(现改名为乡贤路)和路南的南道巷‘年龄’差不多。
而格局也就是现在这样。在路的东侧是一排破旧的小平房,大概从1971年开始,这里才陆陆续续盖起了楼房。其中在路西方向有一个饲料厂(在它之前是个面粉厂),听说在我父辈那时就有。沿着这条胡同一直往南走,能直接通往南道巷、贡院步行街。”边老说。
对于边老的说法,今年81岁的芦景彦老人也表示,之前在这一带有个面粉厂特别出名,那时候就有郝家胡同了。
租住在南道巷七八年的马先生回忆,他搬来后,郝家胡同就是这个样子。
大约诞于“明清时”?记者将几位老人的说法整理归纳,并查询了相关资料。在《临汾市志》中,尽管没有找到有关郝家胡同的相关记载,不过乡贤路的情况却清晰可见:乡贤路位于老东关内,原名乡贤街,因明清时临汾县乡贤祠建于此,故名。”郝家胡同是否也“诞生”于明清时,希望更多了解相关历史的人士指正、交流。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