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揭钱约”现身临汾

2018-04-23 20:58: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近日,我市收藏爱好者段延峰收藏到一本清代账本,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账本中还夹藏着一张176年前的“高利贷”,即清代道光年间的“揭钱约”。

    这张“揭钱约”长31.5厘米,宽29厘米,用毛笔写于麻纸之上,纸张很薄且泛黄,局部薄如蝉翼。文中写到原因及揭钱数量、利息等,自因不便,今揭到秦文台钱本壹千文整,同中言定每月贰分行利,取日为头,还日自算,恐(空)口无凭,立揭约存照”,文约时间为“道光贰拾贰年三月初一”,另外还有“揭钱文约人:李全德;书人:李春”等文字。在二人的名字后各画有一个“十”字。

    整个“揭约”没有标点符号,签名处画有“十”字,正是古代所谓的签字画押。此“揭钱约”写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不少大事,清政府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在南京(时称江宁)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张‘揭钱约’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借一千文每月二分利息,当时已属高利贷,由此可见当时政府衰弱之下的人民生活现状。”段延峰说,当时称‘揭钱约’,就是现在‘借钱约’,也叫‘高利贷’,它现身于176年后我中华民族再度崛起之时,给人以警示和激励,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