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门洞见证一段历史
4月11日下午,记者与朋友驱车来到洪洞干河村。一村民介绍,干河在堤村北约6公里,耕地面积约4802亩,人口2600余人,下辖3个自然村。
在其村子的南边有一个古老的村门,古村门的基础是 条石,主体用砖砌筑,门洞有两层楼高,门洞上方是古代人用石头垒砌的古水渠,门洞东边镶嵌着石雕“干河镇”三个字。在门洞周围寻找建设信息无果,问村民也说不出所以然,因此该门洞建设于哪个时期依然是个谜。
赵城古稀老人李国富介绍,干河村属丘陵地段,曾有耕地3748亩,人口约2100人。该村原属汾西县,1963年划归赵城,也许村子隶属汾西时干河是个重要的集镇。对于干河村名,老人解释说,相传,古村名为水永续,期望水源不断流畅,庄稼四季丰收。谁知有一年连降大雨,洪水泛滥,将村淹没,人财遭受巨大损失,村民认为是村名不利,遂将村名改为干河,希望再不受洪水侵害。故,干河之名沿用至今。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