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观科学的态度探寻远祖文明

 ――访山西大学教授李琳之

2015-04-17 08:10: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多年的实地考察,两年的精心创作,多方的合作配合……为了传播尧文化,山西大学的李琳之教授于2014年创作出版了《中华祖脉》一书,用科学实证性的态度去探讨、求证我们的远祖文明。当问起为什么要创作出版这本书时,李琳之说:“我只想感恩我生活的这片土地。”参加这次尧文化研讨会,李琳之说自己很兴奋,渴望能够在这里汲取营养。
    他也带来了他的声音:“我认为包括帝尧在内的三皇五帝根本就不是具体的个体生命,而是中国上古史里几个比较重要的氏族部落的名称或该氏族部落首领的统称。”
    李琳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在夏之前尚未出现文字,所有有关三皇五帝时代的文献记录都是后人传述的,是经过人为加工处理过的。比如在有些文献里,尧可以呼风唤雨,已经超出了单纯生命个体的能力,直接把民间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当做根本依据是不合理的。第二,年龄问题也是值得推敲的。按照尧年二十而登帝位的话,尧的寿命应该是在118岁到120岁之间,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更没有什么医疗条件可言,人的平均寿命仅在20岁―30岁左右,这一点也说明了三皇五帝不会是具体的个体生命。第三,全国各地均分布着三皇五帝的废墟遗址,单以尧为例,全国多地都有所谓的尧乡、尧故里、尧陵,可以说是遍布大江南北,然而在当时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只靠步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遗迹是部落迁徙、生活留下的痕迹。第四,众所周知,百家姓源于三皇五帝,那么根据姓氏起源学,五帝之后中国的绝大多数姓氏家族都有着同一个祖先皇帝,这就意味着炎黄子孙是近亲结婚的产物,这显然无法造就中华民族的百家姓氏和优秀血统。
    “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在迷雾中行进的一个过程。”李琳之如是说,“为了证明自己是尧王故居,很多地方为了自己的利益排斥其他观点,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
    现在的历史学样最大的问题也是如此,为了论证观点,就一味地用文献去证明自己,这种方法我认为不够合理。”李琳之说他探索的是历史文化,但更希望立足于当今现实,牢牢把握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宗旨;他做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但更愿意跑遍中华祖脉绵延的山山水水,用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去探寻我们的远祖文明。(安月琦)


责任编辑:刘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