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第二中学:德智并进润物无声

2015-09-23 10:32: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德智并进润物无声

——记市级名校汾西县第二中学

    临汾新闻网讯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德育示范校、省义务教育初中示范校、省课改示范校,这是汾西县第二中学近些年取得的成果。作为一所有着近40年建校史的山区县中学,当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家长满意的学校这项工作摆在面前时,该如何应潮而动,顺势而上?

    汾西县二中人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誓言与行为同行的拼搏精神,以热爱教育、敢为天下先的实践精神,制定并实施了三大战略:创建全国德育特色校战略,学习型学校建设战略,文化强校战略。

    德育创新是素质教育开出的最美花朵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坚持走德育创新之路,全面打造德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汾西县第二中学创造性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国旗下的德育激励师生斗志。该学校启动了国旗下师生宣誓制度,制定了师、生誓词,并规定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每周一8∶00、每月第一周星期一8∶00等时段开展升国旗、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这项活动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

    德育作业记录成长点滴。德育作业,即“一月五个一”,是该校德育工作最鲜明的特色。学校要求学生每月将一件孝敬事、一个进步例子、他人的一则批评意见、一条生活心得、一件助人为乐的幸福之事记于德育作业,并且要有家长每月的评语评价,各班主任对家长的评价进行交流互动,并重视责任教育、三知教育(知恐惧、知廉耻、知艰难)、养成教育等专题性实践研究。学校要求学生对待德育作业要像对待文化作业一样认真细致,扎扎实实做好“做人的作业”。

    在德育理念的引领下,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逐步提高,191班的朱梅瑞同学在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首届美德少年”,2014年在中央六部委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孝心少年”,受到了社会好评。

    让每一名师生成为创建学习型学校的主体

    在学校发展纲要中,汾西县第二中学对教师学历达标、读书工程、科研兴校、课堂教学改革、常规管理改革、学术报告制、学习诊断制、教学反思制等进行了规范要求,其核心就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该学校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于2007年开始实施“提纲导学、问题引领、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成绩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该学校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做一名研究型能手,从教育教学实际入手,研究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如学校曾经把“学生越大,为什么越不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隐性伤害有哪些?”作为问题去研究,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    学能力、管理能力。近年来,该学校涌现出省级名师培养对象、名校长、市级名师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在课改的推动下,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强校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汾西县第二中学发展纲要》中有这样一条内容:一个人不可战胜的是他的精神,精神靠文化滋养;一个民族不可战胜的是其文化,文化是民族精神孕育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民族传统文化,着重建设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师生活动文化是汾西县第二中学文化强校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该学校通过完善的制度,人文化的管理,力求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从而形成良好的施政局面和人人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风气,依托“端午节”、“雷锋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师生在活动中亲密合作,增进了解,把学校当做共同的家园,提高了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同时,该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对全校师生进行交通、消防、用电、饮食、溺水、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全面促进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