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高标准发展有机“玉露香”梨

2016-09-09 10:14: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汾西“玉露香”梨以果脆、渣少、糖分高、口感好等优点在同类水果中享有美誉,深受市场青睐。其品质优势得益于高标准、高质量的栽培管理技术。近年来,汾西县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把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在“优质、绿色、高效”上,高标准发展有机“玉露香”梨产业。

  选好发展基地,在基础设施上大投入。园区选址在具有较好通风、光照、温差优势的团柏西山,海拔在700米左右、地貌环境呈梯阶坡度丘陵地势,远离工业污染源,非常适宜发展优质绿色水果。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投资1300余万元,机械整地2200亩,基本达到了机械化作业条件。新修田间道路21公里,主干线全部硬化。新建水库5座,铺设管灌管网9万余米,所有地块都具备灌溉条件,这些基础性投入为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依托科研单位,在技术合作上做文章。建园初期,合作社即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梨课题组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把园区确定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科研示范基地”。园区气候、地理条件选址,苗木供应,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技术管理等由有关专家教授以情确定,定期培训指导。建园以来,果树研究所前来园区指导的专家、技术人员先后52批,136人次,培养当地农民技术员82人,使产业发展步入了科技支撑的快车道。

  加大有机肥投入,在改良土壤上下工夫。土壤团粒结构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决定果质优劣的后天因素。为保证持续上佳的梨果品质,在专家的建议下,合作社连续多年特别注重耕地的深挖和有机基肥的足量深施。本地的丘陵山地,历史上靠犁耕作的活土层也就能有20厘米上下,为改善深层土壤团粒结构,合作社专门购买了一台崭新的挖掘机,用于深挖土地,结合整地、连同地垄多年生灌木、荒草,一并深埋,此做法既加厚了活土层深度,增加了腐殖质含量,还清除了边畔杂草、灌木。在本县及临近县按每亩10方-15方标准购买牛粪、鸡粪摊入地内,在深挖耕地时,一并将农家肥翻入地中,一次性施足有机基肥。为保证浅表土层腐殖质含量的积累,在树行间每年大面积种植油菜绿肥,油菜花开后,一次性打碎旋入地中;结合两次夏季锄草,把新锄杂草全部覆盖于树盘之上,收到了较好的土壤管理效果。

  大面积覆盖园艺地布,在保墒提温上增措施。树木间铺设地布是新推广的一项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地温、增强果树根系发展的有效措施。果园90%的果树实施了园艺布覆盖,从对比效果看,覆盖与未覆盖果树长势已呈明显差别。

  注重减少农药喷洒,在绿色安全上动脑筋。严格规定绝不使用农业部规定不准使用的六十种农药,对允许使用的农药,减少喷洒次数,合理调整使用浓度。尽可能培养七星瓢虫等虫害天敌;种植黑麦草等生草诱虫带,诱虫离树;挂设性诱剂,压减虫害繁衍。采取灭虫灯、黄板等物理措施诱杀虫害,合作社出台了“农药安全施用办法”,规定技术队专人专管农药,并建立了台账,为产品质量可追溯打下了基础。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省果研所的指导下,重点推广科学管理技术,大力培养专业化技术队伍,狠抓常规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稳抓市场培育,力争把“玉露香”梨推向更大的市场。(刘耀山)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