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张春茂)近日,由我市汾西作家孟黎明、黄用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知县于钟德》正式出版。
《大清知县于钟德》全书共三十八章,以汾西县全境为场景,以抗旱救灾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没落下的基层清官,一腔热血为民办事的悲凉与无奈,以及在“丁戊奇荒”中数千万百姓的悲惨境遇。书中塑造了于钟德这一清官形象,以及旧时农村不可或缺的乡绅人物。小说中,既有官员与乡绅代表上下同心的全力救灾,又有饥饿难忍的灾民杀人抢粮;有自钦差大臣以下的贪官污吏趁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又有地方恶势力与官吏勾结盗取官粮杀人越货。有凄美的爱情故事,又有亲人生死 离别的哀绝心死。有大山汉子不屈不挠的视死如归,又有于知县绝望之后的慷慨赴死……《大清知县于钟德》为长篇纪实性历史小说,书中主人公于钟德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汾西续修县志》记载,于钟德,字宣城,云南昆明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北方发生罕见的特大干旱,一时间,饥民塞道,饿殍遍野。汾西知县傅鸿勋,以不察民情,昧于抚缓,著以教职改用,由于钟德继任知县。书中所写的正是他上任汾西知县后的故事。
书中有义士、侠女、恶魔被逼上梁山,招安、破案、祈雨、葬礼等重大场景与事件。书中对于汾西的山川地貌、历史、风俗、人文也有重要篇幅叙述,力图将这个吕梁山脉的闭塞小县展示于世界,打造出一篇具有本土 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
“一百多年过去了,大清知县于钟德的故事还在汾西县广为流传,他的清廉、亡命、救灾等动人的凄美故事依然被人们所称道。”作者孟黎明说,于钟德爱民如子,在大清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所作所为,是为政为官者的楷模,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这也是我与黄用先生历时数年写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