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春满园
——记“市级名校长”浮山县城关小学校长元玉有
临汾新闻网讯 “为学生奠基幸福人生是我们城小一班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浮山县城关小学校长元玉有长年奋斗在教育战线的座右铭。自2010年9月担任校长以来,元玉有始终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办学理念,以课改促进养成、用养成涵养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创新管理规范育人“规范的制度、良好的管理是一所学校不断前进发展的基石。”元玉有坚持制度立校,规范育人。在他的主持下,学校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奠定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在一年级招生方面,元玉有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学生家长参加均衡分班仪式,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招生。在课程开设上,他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坚持课改创新,强化薄弱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及心理咨询工作。
在元玉有的带领下,学校把过程性检查监督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学生体检,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通过和中国教育基金会、县妇联等单位联系,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得到有效帮助;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取得了长足发展。
建设队伍培训育人“只有敬业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学校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这一理念深深的扎根在元玉有的心里。他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勇挑业务培训重担,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近年来,在元玉有的倡导下,学校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制度,集中学习教育家治学方略、教育法律法规等,结合工作实际写体会、作承诺;以政风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等为契机,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思想警示教育;举办“端正师风、提升素质”“颂师德、铸师魂、共筑中国梦”等演讲赛,开展课改结对帮扶、捐资助学活动,倡导“爱”的教育;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全方位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实施了“六大培训”工程:校内自学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每学期,学校有计划下发教育著作供教师学习,以国培、省市培训为契机,选派教师赴北京、南京、浙江等地学习;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名师示范课”、“新调入教师了解课”、“小组研讨课”、“小组优质课”、“学徒教师观摩课”听评课活动,教师在实践中查缺补漏,自我提升;以“三名”工程为契机,主要在“名师”打造上下工夫,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已有省级名师6人,市级名师2人,县级名师16人;送教下乡、轮岗交流,实现师资有序流动,均衡互补;“大、小教研”坚持不懈,每天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进行“小教研”。每周五下午进行专题性的“大教研”,促交流,解困惑;课题实验助推提升,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自主合作、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等课题实验,相继申报成功,并付诸实施,每学年获奖的论文达20余篇。经过日积月累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日益渊博,教学水平日益提升,创新意识日益增强。目前,学校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教师97人,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达88.2%。有小学高级教师45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36人,已形成一支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勇于奉献、善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养成习惯活动育人在日常工作中,元玉有坚持“以课改促进养成,用养成涵养课改”的理念,启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立足于课堂,延伸至学生生活的诸多方面,综合衡量每一位学生;开全开足课程,法律卫生与健康、心理等教育结合班队活动有序开展;艺术教育常抓不懈,每天下午的活动课丰富多彩,“弟子规”操、竹板舞、威风锣鼓、水鼓、军乐队……各种活动布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少先大队部为平台,常年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卡拉“OK”比赛等主题活动,学生潜移默化深受教育;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加强路队管理、班级管理以及家校沟通,共育孩子健康成长。
在元玉有的领导下,城关小学始终坚持“安全为大、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育人方式,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塑造了一批品德好、素质高的学生,学校教风正、学风浓,几年来无任何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发生,也从未任何安全事故发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董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