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市农委党员干部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村浮山县东张乡尧头村,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村情民意,结合贫困户实际,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倾力帮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
尧头村是市农委的帮扶点,全村共117户,398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850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市农委高度重视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精心研究实施方案,市农委干部进村入户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综合分析尧头村地理水文、气候土壤、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逐项排除和筛选产业,多方征求两委班子、村民意见,确定了“依托周边带动、发展桃树栽植、逐步扩大规模、实现产业脱贫”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尧头村农民改变生产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合该村大面积种植的桃树产业,增加农业收入。
村民尹伟东因病导致家庭返贫,驻村工作队与他促膝交谈后,了解到尹伟东的身体康复、家庭成员信息、生活现状、土地面积、子女在外打工、收入来源等情况,并为他制订精准脱贫方案。尹伟东高兴地说:“有了党和政府的帮扶,咱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市农委召开干部包联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动员会,制定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印制发放帮扶联系卡,建立“2名机关党员+1名村困难户”结对帮扶模式,及时对接,逐户摸清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愿。市农委“一把手”带头驻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难题,与村干部走访座谈,实地了解该村的情况,还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桃树的长势情况,做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在帮扶工作中,市农委投资15000余元,先后给村委会送去了投影仪和电动幕布1套、打印机1个、音箱1个,建设了农民书屋,赠送铁皮书柜6个、图书200余册,配备办公桌等设备;因地制宜为尧头村117户每户购置一台价值200元的电动喷雾器,发放了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复合肥料;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土布等产品。
尧头村与该村毗邻的尧村,目前已发展桃王九九600余亩,带动老百姓脱贫的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在地理区位上,尧头村与尧都区贺家庄乡李家庄村同处桃树发展的优势产业带。
针对尧头村缺少致富产业、致富门路、致富技术等问题,去年7月,市农委组织尧头村已栽植和有栽植意向的14户农户近20余人,赴尧都区贺家庄乡李家庄村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鲜桃产业发展情况并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参观培训,贫困户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桃王九九等高效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致富途径,帮助农户理清了思路、确定了产业调整的路子,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农民们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尧头村,大力发展鲜桃等高效产业,共同脱贫致富。
今年,尧头村新发展桃树栽植面积近100亩,8000余棵,并对新栽植的每棵树苗补贴两元。同时邀请果树专家针对目前桃树的发展和技术进行多次培训。
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村里成立了尧盛桃果专业合作社,共吸纳31户社员,通过项目实施,将成为带动广大果农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下一步,市农委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积极动员尧头村农民改变生产理念,瞄准产业扶贫,调整产业结构,咬定桃树栽植,继续发展扩大桃树种植面积,持续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加强项目倾斜,并依此为基础,发展套种中药材项目,增加农业收入,带动周边农民稳定脱贫、共同致富,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