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浮山历史悠久,饮食文化丰富,远古有先民们击壤而歌,清代有“都一处”名闻遐迩,是中华美食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在1400年前就登上餐桌的“六六”宴席就体现出浮山饮食文化的精髓,并由此演绎出一段传奇佳话。
相传,唐武德三年(620)三月,秦王李世民率一众人马亲临浮山,至龙角山督建“老子祠”。“老子祠”是李唐王朝的家庙,是政教合一的庙堂圣殿。
前一日,浮山县令已得到飞骑传檄,时间紧迫,急忙张罗一应接待事宜。县令闻知秦王喜好美食,连夜召集邑内36位名厨商议肴馔侍奉大事。36位名厨各有各的绝活,但无一人敢全力承担重任。情急之下,县令命每人现场做一道拿手菜再作定论。做成后,县令先自一一品尝,甚感惊讶,心道即是龙肝凤髓也不过如此,遂决定以这36道菜为底菜稍作调整,荤素相间,水陆杂陈,冷拼热炒,合理搭配,再加上干鲜果品、蜜饯果脯餐前铺垫。水饺、蒸包、小拉面为主食,肥羊浓汤佐以浇头。味香色艳,琳琅满目,不独是饕餮大餐,还是视觉的盛宴。
翌日,秦王已至龙角山,就在香贯村排开大宴。秦王是美食大家,但“六六”大宴也是第一次尝食,直吃得食指大动,赞不绝口,问县令这是何宴?何人操厨?县令想,36位厨师合作而成,六六三十六,就说道:“此为浮山上等喜宴,‘六六’之席,村鄙乡厨操持。”又灵机一动说,“这也是祈福修建‘老子祠’吉星高照,六六大顺之意。”秦王听后大喜,叹道:“果然高手在民间。”遂褒奖县令,官升一级。
从此之后,“六六”喜宴便成为浮山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后经历代厨师不断完善,从形式到内容成为定式肴馔,但主菜随时令季节的变化可调整三至五道。
千百年来,浮山“六六”喜宴已成为官方宴宾和民间婚寿庆典的标准宴席。正是:
浮山美食奇葩,
自古驰名华夏。
食客知味停车,
行人闻香下马。(张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