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民政局关于征求《临汾市汾河沿岸街路地名命名更名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2016-12-02 16:23: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市民政局

关于征求《临汾市汾河沿岸街路地名命名更名

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自6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汾市民政局按照市政府办公会议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多次与规划、城建、交通部门协商、函告街路地名命名更名情况,并派专人实地踏勘、遥感测绘,绘制10余幅市区部分街路地名图。同时,成立了临汾市街路命名更名专家领导组,于10月18日、11月10日、11月16日三次召开座谈会议,研究讨论我市街路地名命名更名事宜,在对市区地名总体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形成分步实施的初步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请各界朋友踊跃参与,献计献策。

联系邮箱:lfsdmmm@163.com

联 系 人:陈三顺  赵雪明

联系电话:15835777338  13703579305

附件:1、临汾市汾河沿岸街路地名命名更名实施方案

 

                            临汾市民政局

                          2016年11月28日

 

附件1:

 

临汾市汾河沿岸街路地名命名更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345”战略和“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新临汾”的目标,以“突出临汾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为总体思路,按照“传承历史、结合现实、注重内涵、方便寻找”的原则,对地名进行整体规划,对我市汾河沿岸已建成和已规划的街道予以先命名,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使地名更富文化底蕴,更具地方特色,实现区域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

二、地名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地名专名命名原则。一是符合法定性。所命地名符合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及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二是体现整体性。所命地名在字义、思想涵义等某一方面存在统一性,形成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具备独特魅力的有机整体。三是体现特色性。所命地名与规划区地域原有乡镇、村庄名称及功能能融为一体;体现临汾的风土人情,独具临汾的地方特色。

(二)地名通名命名原则。根据街道的规模和功能,将命名的街道通名分为“大道、路、街、巷”四个层次,做到层次分明、名副其实,但尽可能减少形容词的出现。对于将来可能规划修建延伸段的,以一段、二段、三段、东段、西段、南段、北段、中段区分:一是街道宽度在60米(含)以上,长度在1000米以上的,可命名为“大道”;二是街道宽度在20至60米,长度在500米以上的,可命名为“街”“路”;三是原则上东西走向为路,南北走向为街。本次不命名巷。

三、本次规划命名区的主要任务

以108为环线的城区纵向划分为城东、城中、城西三个区域板块,分别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城东主要是沿南同蒲铁路以东的临汾市区;城中是沿汾河以东、南同蒲铁路以西的市区;城西是指沿汾河以西的市区。城西、城中、城东三个区域板块分别按市委四届一次会议精神中提出的“建设新城、改造老城、提升东城、绿色环城”对应。

从我市的历史脉络来看,拟围绕尧舜德孝文化及“尧 都”、“平 阳”、“临 汾”进行街路的命名

此次需要命名的:即是目前已经建成未命名或目前在建的近期即将完工尚未命名的城市主干道或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即沿汾河两岸新建的20余条道路、民航机场前1条道路及2个高架桥(滨河西路彩虹桥东高架桥、滨河东路平阳桥东高架桥)及大西高铁站前广场。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建成未命名的有4个;第二类是已规划未完工且未命名的20个;第三类是已使用需更名的7个。

四、命名具体方案一

第一类:已建成未命名。

1、景观大道(暂):东西走向。大西高铁临汾站前路,长1950米。可命名为“唐尧大道”。唐尧,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临汾作为帝尧故都,可以尧作为临汾精神和城市名片,扩大知名度,提升城市地位。(备选名称:陶唐大道、尧王大道、尧乡大道等)

2、大西高铁站前广场:可命名为“唐尧广场”或“唐尧站前广场”,与“唐尧大道”相配。(备选名称:放勋广场、西站广场)

3、西延大道(暂):东西走向。临汾市人民医院南门前道路,位于鼓楼西大街彩虹桥西。可命名为“康宁路”,因市人民医院在此,取康复安宁之义。(备选名称:“回春路”取妙手回春之义;“去病路”,取霍去病的名字。)

4、机场快速路(暂):东西走向。乔李机场前道路,长4960米。可命名为“机场大道”。参考全国大多数机杨前道路,简单且具备指向性。(备选名称:“腾飞大道”,具有奋发向上,一飞冲天的含义。“起源大道”,取中国的源头在临汾之义)

第二类:已规划未完工且未命名的。

5、河西区在大西高铁与滨河西路之间,在“2009-2020年临汾市河西总体规划”中,有南北纵向规划一街、二街、三街、四街(目前,规划三街已开工建设)。可取尧为首字,后接“忠孝舜德”,符合省十一届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尧舜德孝文化的主旨,分别得名“尧忠街、尧孝街、尧舜街、尧德街”。后四字也可换成“华夏文明”、“福寿康宁”等四字,朗朗上口较好。

6、学府路:东西走向。临汾新一中高中部北与规划中的临汾师范大学中间的路,可命名为“学府路”。因临汾新一中高中部门前路现暂名为“学苑路”,学苑与学府相随。

7、在“2009-2020年临汾市河西总体规划”中,河西区东西横向有规划一路至十五路。除“学苑路”(规划四路)、“学府路”外,还有13条路(其中规划九路即“西延大道”,规划十二路也已建成)。可直接用原驻地村庄命名,如兴旺庄路、马站路、陶家庄路等;也可用“汾”或“临”字打头,如汾兴路、汾庆路、临和路、临平路等。(具体见附表)

8、滨河西路与彩虹桥西交叉口高架桥:在建,2017年交工。可命名为滨西立交桥。取其方位名称。(备选名称:九州立交桥,取旁边有个九州公园之义)

9、滨河东路平阳桥东高架桥:在建,2017年交工。可命名为滨东立交桥。与上对应。(备选名称:平阳高架桥,取西边跨汾河的平阳大桥之义)

第三类是已使用需更名的。

10、迎宾大道:东西走向。高速路出入口进市区道路。高速路口西即卫青故里“青城村”,可用临汾的历史名人,如卫青(长平侯)来命名为“卫青大道”或“长平大道”。

11、中大街:南北走向。可命名为“平水中街”。临汾曾古称平水,取历史地名,且与市中心的平阳大街相呼应。中大街北段可相应称为平水北街,中大街南段相应称为平水南街。也可称“河东大街”,取秦朝时临汾称为河东大地,此路也在汾河之东,符合地理位置。也可称“卫霍大街”,取卫青、霍去病霍光姓名首字组成。(备选名称:“霍光大街”)

12、西大街:南北走向。可命名为平水西街。原因同上。

13、东大街:南北走向。可命名为平水东街。原因同上。

14、现锣鼓桥、彩虹桥、脸谱桥。因形状或桥上雕塑得名。但方位上指向不明确。建议更名为“马务锣鼓桥”、“西关彩虹桥”、“五一脸谱桥”。

五、命名具体方案二

1、滨河东路、滨河西路:保持不变。这两条路属于广义的方位地名之列。

2、迎宾大道、景观大道:保持不变。一是已用了很长时间了,最好不要再改;二是可以显示临汾人民欢迎外来宾客的胸怀与态度。

3、河西南北纵向规划一至四街:以西字打头,依次按照丰、昌、佳、欣取名:“西丰路”、“西昌路”、“西佳路”、“西欣路”。西也可换成“兑”或“临”或“汾”或“尧”。

4、河西东西横向规划一至十五路:除学苑路、景观大道外,其余用当地村庄或重要建筑物的名称来命名。规划一路可称“嘉泉路”,规划二路可称“广运路”,规划三路可称“学府路”,规划四路可称“学苑路”,规划五路可称“三桥路”,规划六路可称“兴旺路”,规划七路可称“陶家庄路”,规划八路可称“左义路”,规划九路(西延大道)不变,规划十路可称“泊段路”,规划十一路可称“泊庄路”,规划十二路(已建成)可称“马站路”或“客运路”,规划十三路可称“沙乔路”,规划十四路可称“湾北路”,规划十五路可称“湾南路”。

5、西站广场:区别于老临汾火车站。方位、标识都很明确。

6、二个高架桥梁:沿用路名。分别命名为迎宾立交桥、西延立交桥。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