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古县司法局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振兴事业的战略举措来抓,竭尽全力推进人才兴局工程、育人固本工程、塑形创优工程,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7年间,全局工作人员增加了一倍,其中新招录公务员15名,新配备事业编制8名,新增加后勤服务人员5名;先后向省市机关输送人才5人,并有9人得以提拔重用;办公用房面积增长了11倍,达到3258平方米;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古县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该局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和“临汾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岳阳司法所和3名个人受到司法部的表彰。
着眼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人才兴局工程
2007年初,古县司法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面临着人才匮乏、经费短缺、业务滞后的局面。为尽快摆脱这种被动尴尬的困境,古县司法局局长关智勇自上任伊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在班子会上提出,这困难那困难,人员不足、没人干事是最大的困难;这办法那办法,建好队伍、振奋士气是最好的办法。进而,达成了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求作为的共识,制定了五年(2008-2012)发展规划,将引进人才列为首要目标。
一是以积极主动的服务成效,赢得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二是以不厌其烦、反复宣传的说服工作,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三是以踏破地皮、磨破嘴皮的坚韧精神,具体落实人员编制。经过不懈努力,该局几年来共招录公务员及事业人员23名。其中大部分充实到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队伍平均年龄比2007年下降了5岁,其中35岁以下的由2007年的13人增加到22人,大专以上文化的由50%上升为90%;法律专业所占比例提高了46个百分点,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由3人增加为11人,公证处由无人充实为3人,律师事务所增加到18人(包括非财政供养人员)。
着眼素养提升 大力推进育人固本工程
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关键在于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催生发展动力,铸强创新推力。古县司法局在加强队伍建设中,高度重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核心价值观与传承红色基因正能量教育融会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路子。
首先,坚持思想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创新学习内容。
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同时,他们十分注重加强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局长亲自编写了《古县司法行政干警道德教育读本》,做到人手一册,着力从敬老、做人、治家、为警、创业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综合教育。确立了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把品德高尚的典型树立起来,把责任心强的干部重用起来,鼓励大家勤奋好学、敬业上进、人人自觉,树立良好形象。
其次,局班子坚持俯身躬行,以上率下。局长带头讲授《弟子规》等道德课,定期组织干警及家属观看道德教育专题片,引导大家不断提高道德水平。该局认真落实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将机关中层干部“下挂”到基层司法所兼任所长,既监督指导了所里的工作,也帮助解决了“一人所”“新人所”的工作难题。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人员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极大提升。在近几年的社会公开考试选拔中,该局干警显示出超常的竞争实力,先后有9名同志通过县考被提拔重用,在县直机关中名列前茅;有5名同志通过省考,进入到省市机关工作;尤其在市委政法委招录公务员的考试中,全国900名考生报考一个职位,前4名中有3人名列其中。同时,该局还获得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廉政建设书法展览一等奖、知识竞赛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着眼工作实效 大力推进塑形创优工程
古县司法局始终把队伍的能力建设作为引领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关键,并以服务成效来进行检验,在全局营造了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该局向干警们提出了“学法律、善调解、会办案、会写作”一专多能的要求,开展了“每月一法”岗位培训;对积极上进、在职学习本科以上或通过司法考试给予奖励;对善于思考、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的予以鼓励。
7年来,该局全力推进“法治道德古县”建设,先后在全县开展法治道德大讲堂43期,发放道德及普法资料10万余份,道德法律书籍3万余本,普及道德法律物品2万余件,刷写制作固体法治标语300余处;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电子定位跟踪监控,对所有矫正对象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对所有的刑释解教人员完善了档案管理,签订了帮教协议,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万家”活动,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援助力度,共办理援助案件500余起,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投资10万元为各行政村统一刻制了人民调解印章和调解文书,实施了以案定补,先后受理民间纠纷5210起,全县实现了“三无”,即无赴京、赴省市上访事件发生;无民事转刑案件发生;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全县7个司法所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配齐了电话、电脑、打印机、空调、摩托车,并全部被授予“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称号。2013年底,该局总投资为900万元的框架结构办公大楼顺利竣工,不仅为当地城市建设矗立起一座宏伟的建筑,而且也为展示司法行政部门的社会形象增添了光彩。(宋立宪 盖建忠)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