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古县通过建立日常管理机制、日常督查机制、汇报交流机制、教育培训机制、驻村保障机制、考核考评机制,力促“第一书记”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扶贫攻坚工作之中。
该县一是建立日常管理机制。要求“第一书记”必须脱产住村,每年在村工作不低于工作日总数的三分之二,离岗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严格考勤制度。二是建立日常督查机制。“第一书记”工作实行全天纪实,做好民情日记和工作台账的记录。县委每月对到岗情况进行电话抽查,每季度实地督查在村工作进度和工作结果,并适时进行通报。三是建立汇报交流机制。“第一书记”每月向所在乡镇党委汇报工作,及时沟通,反映情况;县委半年召开一次专题汇报会,掌握动态,落实工作。
同时,开设微信群,实行实名登记入群,通过微信群反映情况、交流心得、探讨问题。
四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县委组织部将“第一书记”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农村“领头雁”培训计划,要求围绕县委部署的“兴煤、修路、治污、扶贫”四件大事,帮助所在村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切实担负起“第一书记”的职责。五是建立驻村保障机制。明确规定任职期间,原人事关系、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党组织关系转到村。派出单位安排定期体检,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给予生活、交通、通讯等补助,原则上不低于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标准。六是建立考核考评机制。通过召开任职村干部群众座谈会、民主评议、实绩考核、评比排队等方式,结合日常考核,全面了解和掌握“第一书记”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及目标任务完成等情况。(付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