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 发挥党员干部作用
古县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古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把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干部作用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该县打出“三个一批”组合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夯实一批。对已有集体收入的38个村,在打基础、谋突破、求壮大上下工夫,总结推广经验、保持增值增效;因地制宜一批。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资源整合、盘活资产、引伸产业、依托区位、兴办旅游和政府扶持等途径,实现村级集体收入“破零”;项目兜底一批。把光伏扶贫作为重要突破,积极推进38个贫困村光伏发电站建设,每年可实现年固定收益15万元。其余的73个行政村,申请屋顶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每村10k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年均收入近1.5万元。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建立 “54321”精准脱贫机制,即:县处级干部每人帮扶产业扶持户、易地搬迁户、生态补偿户、发展教育户和社会保障兜底户5种类型的贫困户各一户;乡镇和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每人帮扶4户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其他正科级干部、乡镇其他科级干部每人帮扶3户;县直单位副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户;其余一般干部帮扶1户;在职教师、医生根据职业特点帮扶留守儿童贫困户和因病致贫户。全县县直单位2231名机关干部与111个行政村、5377户贫困户实现了无缝隙对接。
调整充实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对全县38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排查摸底,逐村逐人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定查评”工作法,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作出评定标准,建立了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动态管理台账,确保贫困村带头人个个过硬。同时,选准用好46名“第一书记”,深入开展“七个一”活动,落实“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责任,确保贫困村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古讯)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