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工作纪实

2023-08-10 09:15: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办公环境焕然一新、人员配备科学合理、运行机制完备高效、法治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这是古县“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呈现出的新面貌。

  近年来,古县司法局把建设“枫桥式”司法所作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民心工程重点工作来抓,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履职尽责提水平,强化使命勇担当,夯实法治固基础,“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古县、法治古县提供了坚实力量。

  提升硬件树形象

  司法所是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前端培育与预防、中端治理与调节、后端惩戒与矫治的重要职能。在厉行法治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依法治理中具有独特地位。“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启动后,古县司法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原来的司法所都在乡镇政府楼内,标识不明显、服务不方便,通过多方沟通协商,古阳司法所、旧县司法所与原乡镇财政所房屋进行了置换。按照省“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标准和《山西省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设置规范》,对司法所进行了提档升级。目前古阳司法所和旧县司法所办公用房全部达到150平方米以上且临街落地,建筑外观和形象标识进行了全面整修,优美的办公环境与司法行政工作相互促进,成为功能全、有特色、高品位的法治文化阵地,司法所“门难找”“脸难辨”成为“过去式”,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社会各界面前,为司法工作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为加强司法所人员配备力度,古县司法局将司法力量持续向基层倾斜,岳阳、古阳、旧县三个所均实现了5名工作人员的配备。目前该县有6个司法所,基本实现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法律服务“零障碍”

  “这是咱‘古县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获得24小时随时随地的法律服务,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优势,调动各地区乃至全国的律师提供服务,在线就能获得专业解答及清晰的法律策略指引。”在古阳司法所,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介绍刚刚上线运行的“古县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为节约群众办事时间、精力和成本,实现便民利民“零障碍”,古县司法局积极搭建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简化老百姓办事流程,在“枫桥式”司法所建设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功能齐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并通过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坐诊式”法律服务。

  “基层司法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阵地’,也是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古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副主任、县司法局局长亓东亮介绍,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内人员分工明确,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等各项工作岗位职责清晰,任务到位,基本实现专人专职。对照《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新要求,古县司法局对司法所职能职责进行了重新梳理,完善了司法所管理制度,推进所务公开,司法所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全部公开上墙。

  社会治理“零投诉”

  在“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中,古县司法局不断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发挥司法所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的“桥头堡”作用,深入开展“调解七进”“调解护稳定”等专项行动,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补充调委会成员,优化调解组织网络,建立人民调解组织94个,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阵地前移、服务前置、力量前倾。

  为充分发挥司法所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职能,各司法所严格履行社区矫正职能,大力推进智慧矫正工作模式,利用社区矫正远程督查视频系统和山西省刑事执行与应急指挥平台及“矫务通”“晋矫通”等手机APP,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全时段、动态化监管,无脱管、漏管问题发生。同时,发挥司法所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帮教功能,全县司法所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临时困难救助、协调再就业等工作,温情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信心,提振了他们回归社会的热情,为平安古县、法治古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传承发扬“枫桥经验”,人民调解“亮点纷呈”,“枫桥经验”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如今,古县“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的理念走进了千家万户,司法为民润物无声、紧贴民心,走出了一条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的新路子。

  记者 白 洁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