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丽表演《挂画》
霍州白龙威风锣鼓助兴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10月31日农历九月十九,是洪洞堤村乡小河村观音庙庙会的日子。当天,该村传统庙会节目“拆楼”吸引了四乡八邻的群众。小梅花奖获得者马春丽表演的《挂画》令人叫绝,300人的霍州白龙威风锣鼓和汾西团柏威风锣鼓打得威风豪迈,赢得群众的鼓掌。
据了解,拆楼”是小河村独有的,盛行于明代,是一种有传奇色彩与传统技巧合一的独特民间表演形式之一,该活动具有鲜明的故事性和爱恨分明的阶级性,采用宋代杨家将事迹创编,但因艺术上和道具限定了庙会的发展与流传,所以该活动只局限于小河村族内或家人代代相传至今。受传承约束,拆楼”表演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导致其不能发扬光大。
“拆楼”是故事性很强的一种表演形式。故事有奸相王强、天波杨府的管家杨红、烧火丫头杨排风等人物。故事简述了宋代奸相陷害一代忠良,要拆除御封天波府门楼一事。奸相带领的士兵被杨门女将用手中的常用家伙什打得丢盔卸甲、鬼哭狼嚎。表演时,一般艺人上身赤裸,身上各处体显刀、斧、剪、锤,刀枪兵器入体后的现状,一队杨门女将随后追杀,伴随着当地花鼓节奏,游行于大街广场,不时哨声连绵起伏,为活动增加气氛。
还有一种说法,该活动起源于元末明初,当地民间艺人加入反元大军,随朱元璋起义,定于八月十五扮成社火(拆楼)表演者混入官府,乘其不备,突袭成功。起义胜利后,艺人们将其表演形式多用于庆祝佳节或丰收庆典,但因其表演形式恐怖,在当地人们的娱乐活动中,只是一般性采用。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