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再现洪洞万安的古老文化

2015-12-07 11:42: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据专门搜集老照片的洪洞县万安镇的花甲老人陈保子介绍,上面的这张拍摄于1951年8月15日的老照片,出自本村曾开过照相馆的村民之手,他也是首次看到,于是勾起了人们对万安镇石牌坊与石碑楼的难忘记忆。

 

    记者仔细端详有石碑楼的这张照片,风华正茂的7个年轻人在田埂上有站的、有坐的,他们的身后是万安镇现存唯一的石牌坊。在他们的左侧是古朴、漂亮、整齐的5个石碑楼。照片的左上方写着“洪洞万安仓库公安野外学习摄影,1951年8月15日。”照片中的人物、石牌坊和石碑楼细节有些模糊不清,但他们脚下的田埂却清晰可辨。“那5个石碑楼是哪一年被拆的?记不起来了。碑楼中记录了些什么内容?更是一个谜。”陈保子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石牌坊与石碑楼与万安刘家有关,而且这是现存万安石牌坊与石碑楼最为完整的一张照片,也是万安历史的见证。

  

 

  随后,记者走近万安石牌坊,给人感觉甚是威严、华丽。此牌坊为四柱三门三滴水五顶式建筑,浮雕镂刻很有特色,石牌坊六柱的夹杆石石刻更为精细,左右对称装饰着云龙戏珠、蔓草奇兽、双狮滚球数组浮雕。所雕五爪升龙、穿云出水、嬉戏火珠异常生动;奇兽异花、龙首凤尾、象鼻麟爪,别开生面;双狮戏球,一升一降,口衔授带,锦地生风。夹杆石上端还立雕着麒麟、狮子等十二个卧兽,左右相对。
    檐下施五踩重翘斗拱,背面书“累代荣恩”,正面书“四世崇封”。石牌坊造型优美、比例适度。立柱两侧抱鼓石门墩制作精致,上部雕胡人牵狮、幼狮上爬,中部抱鼓雕花卉缠绕,刀工与造型皆佳,与明清时期极为相似。
    牌坊也叫牌楼,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系中国所特有。明清时期,修建石牌坊与石碑楼是有规矩的,没有朝廷的敕封是不可以随便乱建的。那时的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牌坊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是由文化诞生的建筑,如文化迎宾门。
    陈保子描述,以前石牌坊下边是出村的路,但不是现在直行的东西路,它坐南朝北,听老一辈讲这是臣子们每天面向北方朝拜,享受浩荡皇恩。完整的石牌坊蔚为壮观,栩栩如生的8个石狮4个朝东,4个面西,牌坊上的镂空雕刻工艺奇特,人物有祥和的,有威武的,整体是一幅宏大的石刻作品,局部看也是一幅有深刻含意的故事。可惜的是,8个石狮被盗走了4个,坚固的部分构件也没能逃脱盗贼的光顾,只因牌坊结构严谨,不能将石雕完整地拿走,却将古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破坏,石柱上至今还留有固定石狮的痕迹。
    一位途经此地的老村民说,这是万安镇保存比较完整的石牌坊,也是古镇万安的东大门,以前万安古镇的南、北、西也有类似的石牌坊,但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消失了。他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并保存好这剩下的、唯一的石牌坊。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