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征粮报告册现身洪洞

2016-01-21 10:35: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征收公粮是指将农民所种的粮食,根据政府的要求交公。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6年,国家开始不再向农民征收公粮,缴纳公粮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背景不同,农民所缴纳公粮的种类和数量也截然不同。近日,记者在洪洞县赵城镇东义村见到了一本1946年的征粮报告册。在赵城李老先生的介绍下,记者感悟了解放战争时期别样的公粮征收历史。

  报告册的封面上手工写着“洪赵第一区一九四六年夏征粮报告册,七月二十一日造”。打开征粮册是一个表格,标题用蓝色和黑色的笔写着“洪赵联合县第一区一九四六年度公粮收支报告表”。表格登记着每个村的名字,征收公粮的数目和项目。其中项目一栏又分为原派数、完成数、解交数、现存数和民欠数等。

  李老先生介绍: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村的公粮都很难完成。遇上战争,收成又不好,而且所征收公粮的项目又多,不仅需要征收小麦,还有玉米、黄豆、小米,有时候甚至还要征收胶鞋。有的老百姓买不起胶鞋,只能用粮食代替。”从表格上可以看出,第一区的村庄仅有师家庄一村后面“民欠数”一栏里写的是“清”,其余均有欠粮,合计欠2698.11斤。

  再往下翻,是每家每户征收公粮的详细表格。上面写有地址,征收的种类、斤数,征收人姓名和经手人姓名,还有很多个大大小小的红色印章。上面的大部分字体已经模糊不清,但隐约还能看见当时的票据分为两联,现在保存的这本是当年的存根。

  出生于那个年代的李老先生感触颇深:那时缴纳公粮真是太难了,很多农民在交完公粮后都所剩无几。现在好了,不用缴纳公粮还能领上种粮补贴,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 王隰斌 杨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