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廖天洞的传说

2016-05-09 10:17: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洞儿沟,廖天洞”,这是洪洞万安人讲述舜帝故事离不开的口头禅。该洞位于万安村西洞儿沟,传说该洞西通古人说的出佛峡万圣寺,北通五台山,幽深无比。

  5月初,在当地友人的陪同下,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廖天洞。古稀老人陈保子顺口念出了“出西门,圪洞子坡,乔家坟上柏树多;走一走,扭一扭,东西姚头左家沟;三交河,猴娃山,翻过就是乔家湾;蒲县大宁过吉县,渡过黄河到西安。”

  听着这脍炙人口的民谣,让人不由得想到这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大道。据说,舜帝年代这里人来人往,舜帝看见过路的人汗流满面,咽干口渴,便在路边摆了个水摊,让人们解口渴之急。路边的山崖上有洞穴,人们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然后继续赶路;也有的看天色已晚,就在洞内住下,等天亮了再走。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坐在一起,说东道西,谈古论今。因此,这里也就称为“聊天洞”。“聊”与“廖”同音,此地何时兴建庙宇已无从考证,哪个朝代更名为“廖天洞”也不为人晓。

  远古人是以洞穴居住,难道这里是舜帝居住的地方?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周文洁解释,妫汭沟、女英泉、国家堡都在廖天洞附近,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廖天洞也好,聊天洞也罢,那不是一般的洞。那洞像蜂巢,洞中藏洞,洞洞相通,犹如迷宫。洞外的墙壁上有两块修葺石碑,一块是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正月所立,石碑上的“洞儿沟”与现代万安人写的“屯儿沟”有明显区别,哪种写法正确也无法“判定”。另一块“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新正月初九日立”的石碑,能清楚看到捐资人名单,乔姓占很大比例,这应验了民谣“乔家坟上柏树多”的说法。该碑是由狐仁撰文,有“太上门下宗派,龙门正宗,邱祖派老庙陕西太白山南天门师祖彭本法师爷,肖合才度师严教化。”这也应验了民谣“渡过黄河到西安”之说。

  仔细观察,更让人称奇的是,石碑边上的祥云边饰上刻有“许斌、焦东海、杨晋魁、乔斌英”、法洋壹元”字样。洪洞金石专家李国富老先生认为,在石碑花饰边上镌刻捐资人很少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舜帝的崇拜和庙宇香火旺盛”。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