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续的几场大雨使路旁的小草茁壮成长,满眼的郁郁葱葱使周围视野更加呈现出勃勃生机。7月16日,顾不上一周的忙碌和疲惫,顾不上数天的艰辛和不易,顾不上法定的假日和歇息,一大早,洪洞县赵城镇桥西村党支部书记刘华便驾车行进在通向桥西村的乡间小路上。
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边。曲曲折折的地势,犹如九曲黄河。眼前的这条路,刘华已记不清跑了多少次了。刚开始,两边民房错落有致,拾级而上,登高眺远。再往后,满是庄稼地,玉米秆又粗又壮,绿油油一片。刘华驾驶着车辆,凡遇对向来车,均远远靠边,避让通行。刘华满怀深情地说:“现在是农忙时节,农民进城办事的比较多,咱避让一下,就可以为老百姓出门办事多赢得一些时间,让农忙不‘慌’。”
一路的避让,少说也有5次。面对着陡坡和弯道,刘华一会儿踩油门,一会儿急刹车,使车身在颠簸中稳中求进。一到桥西,刘华便直奔村民张文斌的大棚。在那里,张文斌一家正紧张而有序地采摘着西红柿,一家三口,一人负责一筐,一筐摘满,紧接着又张罗下一筐。不一会儿,地上已经摆满了好几筐。见此情形,刘华也加入了这支采摘小分队。
在张文斌的引导下,刘华走进他的大棚。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的西红柿苗生长更加迅速,已长到1人多高,而且每隔一定高度就会孕育出几个西红柿,个大、色艳、果圆,一个个如红宝石,一片亮晶晶。张文斌高兴地介绍说:“刘书记,这种西红柿苗一茬接一茬,生命周期长,生长旺盛,理论上可以无限生长,咱可以视具体情况,多渠道多思路量产量增。”听着张文斌的讲解,刘华一边满意地点点头,一边非常认真地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对此,刘华饱含深情地说:“好呀,文斌干得不错。好兄弟,好好干,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坚持、加油。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不要畏惧,不要退缩,立志干实事,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一定会成功。”谈笑间,刘华也开始了采摘。看着地垄上的西红柿苗,一株紧挨一株,一棵紧邻一棵,刘华站在地沟内,左手摘右手接,确保颗粒归仓。
瞅着火红的西红柿,在场的每个人都摘了很多,轻摘轻放,全都储藏在眼前的筐子里。一身泥,两手土,大家伙黝黑的皮肤上,汗珠不断。衬衣贴着后背,汗水浸润着身心,别有一番收获的滋味。看着胜利的果实,回望着刚刚的辛苦,感受着采摘的乐趣,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心里美滋滋的。
“文斌,这个月收成怎么样?一亩地能产多少斤?”刘华紧握着张文斌的双手,关切地问道。对此,一旁的张文斌掏出手机,算了又算,认真地回答道:“刘书记,按现在产量,预计月亩产西红柿可达6000斤左右,预计全年亩产可达3万斤左右,前景可观。”听到这里,刘华爽朗地笑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对于今后发展思路,刘华进一步强调道:“文斌,咱们‘党支部+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发展思路坚决不能变,咱们集中实践,先行先试,就是要积累经验,为广大群众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增收之路。”张文斌坚定地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思路决定出路,刘书记放心,我决心不变,目标不变,增收的梦想永远不变。”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辆三轮车开到了地垄边,在刘华的带领下,大家顾不上擦汗,争先恐后地把筐子搬进三轮车。几个回合下来,已装了满满一车,张文斌坐在三轮车后,满载着丰收的喜悦驶向自家小院,一群人簇拥在后面,手舞足蹈,大家伙有说有笑,脸上都乐开了花。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