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的知心人
——记全省优秀法官洪洞县甘亭法庭庭长田亚欣
记者 李媛
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基层普通法官,田亚欣在工作中吃苦耐劳、依法办事,并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她将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接触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常常用自己的多跑腿,换来当事人的少诉累,用群众看得清,听得明的方式审理案件,让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司法的公正,用严谨的工作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能经受得起事实和法律的检验。在审理各类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她事事处处替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群众排忧解难,用群众的语言聊法律,用普通人的身份聆听群众倾诉,费尽心思为群众化解纠纷。用真心、真情、真爱赢得群众的信赖,以爱民、为民、便民的实际行动传递司法温情。使法院的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赢得民心。经她办理的案件,90%以上都能得以调解,服诉息判率达到100%。为了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调解而有丝毫的损失,她又于2015年起率先在甘亭法庭推行“附判决主文”的调解书,最大程度的彰显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严肃性。也使案件的主动履行率达到了98%以上,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减少执行工作的压力,极大的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责任——让她把百姓的难题当作自己工作的主题
2016年5月,在审理曲亭镇上寨村的一起因宅基地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原、被告均系七十多岁的老人,事情说不清楚,举证也不知道怎么进行,情绪相当的激动,两家人一见面就争吵,面对这种情况,田亚欣知道,对他们不能要求太多,但不得不付出更多。她走访了时任的老支部书记,老民调员,两家的邻居,建房时的工头以及现任的村干部,从这家跑到那家,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满意而归,终于使这个案件的调判有了确凿的证据和清晰的认识,对案件的当事人也有了个公正的交待。
田亚欣坚信,只要肯吃苦,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就一定能查清事实,给老百姓一个交待,给社会一个交待,也就能使自己所办的案件,经受得住事实和法律的检验。
责任——让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014年3月,在处理一起离婚案件中,半年多都无法联系到被告突然回村了,可远在山东潍坊打工的原告却因岗位特殊,一时难以请假回来,被告过两天也要返回北京打工。情急之下,田亚欣想到了那时刚新兴的QQ视频聊天,就大胆的把它运用到了她这个案件的审理中,使得这件棘手的事很快得以解决。
2015年,为了杜绝当事人让步调解后,另一方仍不主动履行,且想利用此投机取巧的人无机可乘,她又大胆试了“附判决主文”的调解书,来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再因调解的让步而有丝毫的损失,极大的体现了法律的严肃和公正性。这一举措试行一年半来,使甘亭法庭办理的760余起案件中,只有23起案件进入了执行积案,其余均在该庭得以主动履行。
责任——让她敢于坚持正义
2016年7月,甘亭镇杨曲村一起返还原物纠纷一案中,被告武某因无房居住,经向被委托看管的村委申请,暂住在了部队留下的空置营房中,后该房产转移到原告名下,原告办理了房产证书,通知被告腾房,被告予以拒绝,原告遂诉至法院。
在调解中,原告一次次的作出让步,被告却得寸进尺,不依不饶,还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法庭对其释明法律规定后,被告仍固执己见,并以死相威胁,对法庭的法官进行恐吓,面对这样的被告,田亚欣没有退缩,没有被他的威胁所吓倒,依法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判决生效后的第三天,被告主动来到了法庭,一反常态,向法官承认了他以前存在侥幸心理的错误。希望法庭能按原来的调解方案帮其再与原告协商。在征求了原告的意见后,田亚欣又主持双方达成了新的履行协议。
田亚欣说,做法官的,不仅需要对法律和自己的良心负责,也需要对作出的裁判承担责任。当法官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就会增加一分;如果伤害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多出一群怀疑法律的人。
责任——让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她工作的战线
2015年7月的一天,甘亭镇北杜村的村委主任来庭里找田亚欣,说村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从丈夫去世一年多来,老人的赡养问题虽经村委及亲戚多次说和,却一直没能得到解决。老人又不愿意起诉,怕一打官司,既让儿子们丢脸,又惹媳妇们不高兴,村干部也无奈了,来向法庭求助。一听到是老人得不到照顾,田亚欣着急了,当天中午,田亚欣就赶到了北杜村。
当老人颤巍巍的讲述着自己的平时生活和必要开支,连自己平时没吃完的药倒出来数着计算,细到一天几颗药,一瓶可以吃几天,一个月需要吃几瓶……田亚欣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娘,我今天一定帮你处理好这件事……”原来,她的几个儿子间有矛盾,平时相互不沟通,所以使她的赡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面对老人的子女,田亚欣谈及了自己对老人的感受,让他们知道老人到现在一年多了没一个子女管她不但没怪他们,还在法官跟前处处替他们着想、开脱,作为子女的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不要让“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重演……就这样,通过田亚欣与老人的子女们一个个不断轮流沟通,终于使他们之间达成了一个如何赡养老人的协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田亚欣说,她将继续以一个合格党员、合格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法官的职责。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通过踏实努力的工作,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名新时代法官的良好形象,回报党和人民对她的信任和重托。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