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不久前,朋友告知洪洞郑家寨村有座民居经历了康熙大地震,经历了380多年风雨和战乱,至今仍有人居住。这个消息让记者有了一探大院的念头。
康熙大地震发生于1695年5月18日12时左右(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临汾盆地内发生8级大地震,史称“平阳地震”或称“平阳、潞安大地震”,距今321年。史料记载,忽有声自西北来,顷刻,屋宇皆为铺地者”,城郭房舍存之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在这次地震中,平阳府署、晋山书院、尧庙、铁佛寺、关帝庙等均“倾塌尽废”,震后发生火灾,治安混乱,广大人民陷入灾难之中。”
近日,记者经尧都区魏村镇、洪洞景村、西崔堡到郑家寨村。在该村靠西北方向找到了在大地震中巍然屹立的民居。
该民居是坐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现存东西厢房和北房,北房为二层,下层砖窑5孔。二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卷棚硬山顶,五檩前檐廊构架,砖砌维护墙。典型的明代建筑造型。”同行的朋友说。
东西厢房均为3孔砖窑,西边住着村民,东边铁锁“把门”,住在北房的83岁老人张旭东介绍,东西房都是以木梁、垫板隔的二层,下层明间有楼梯、板门,次间设直棂窗户,二层三间都是拱形窗户。
“现在院子里住的只有张姓和南姓,一姓一半。西房是民国年间盖的,东房的拱形门上的‘喜迎新气象’是文革时添加的,门边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张旭东老人介绍。
在北房的东边有上二层的台阶,铺设台阶的砖块让岁月磨得少了些许,且有亮光。进廊棚的小门上方镶嵌“丰登”二字。进了房子,二架梁、硬山顶结构一览无余,梁心板上清楚地写着“皇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岁次戊辰夏六月上梁……济南府通判仰宸韩氏”清晰可辨。由于“济南府”前的字迹不可辨认,建房的主人到底是“南仰宸”还是“韩仰宸”,谁也不敢下结论。
“这座房子时间太久远了,建造房子的主人到底是谁,姓什么,村里人都说不清,你们可以查查《洪洞县志》和《洪洞人文大辞典》。”张旭东老人解释。
记者查阅洪洞县民国版县志明代“进士、举人、贡生、例贡生统计栏目”,既没有“南仰宸”,也没有“韩仰宸”。查阅董爱民主编的《洪洞人文大辞典》也无果。但是,市文物旅游部门出版的《临汾文物》一书中肯定地标注这座院落是“南仰宸宅院”。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