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千百年

2017-05-24 09:58: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很久以前,洪洞羊獬、历山一带传颂着娥皇、女英二位巾帼贤圣传火种的故事歌谣:

  羊獬历山结缘亲,

  娥皇女英布福恩;

  辅尧佐舜讲仁爱,

  孝治天下种善根。

  传火种,授织麻,

  炒豆碾面煮豆沙;

  一路香火总是情,

  巾帼双圣传天下。

  这首故事歌谣流传了数千年,其文化影响之力超越区域,波及深远。

  相传,尧王居住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的羊獬村以后,将娥皇、女英两个女儿许配于历山虞舜。远古时期是人兽共处的天地世界。在娥皇、女英结婚前一天的晚上,为了防止豺狼虎豹的伤害,羊獬村民们在娥皇、女英二位姑姑的草庵周围点起了篝火,聚集在一起,互相击打着木棒,蹦蹦跳跳,吆吆喝喝,就像我们现代的篝火晚会一样热闹。娥皇、女英二位姑姑和村民欢笑地度过了一个篝火夜晚,第二天便启程去了历山。

  每年的农历晓春(三月),羊獬村人到历山去接姑姑;初夏(四月)历山、万安人到羊獬接娘娘,他们途经一县一区四个乡镇22个村庄,村村设案烧香虔诚礼拜迎送,以表达对二位贤圣的敬仰之情。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规矩,现在已形成了一种当地习俗、民俗文化。

  娥皇、女英嫁给虞舜以后,把火种、火具、带到历山,并教会了方圆一带的人们取火、用火、保管火,改变了人们生食生饮的生活方式。

  羊獬与历山相距七八十里,中间隔着一条汾河。那时七八十里要走整整一天,有时遇到刮风下雨,汾河里发水,还得在沿途村庄歇息或住宿。尧王夫人散宜氏自娥皇、女英嫁到历山以后,时刻挂念着两个女儿,只怕断了烟火,所以常派人到历山送火具探望女儿,并给沿途村民们传火送火。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代大仁大爱大善的贤圣,她们关心天下人的疾苦,常常把从羊獬娘家带的熟食施舍给沿途村庄的村民,所以汾河西岸历山一带敬称娥皇、女英为娘娘(当地方言读nionio,即祖母),奉为神明。

  羊獬、历山、万安三地,每年有两个重大的节日活动,一是农历三月初三羊獬村人到历山、万安接娥皇、女英二位“姑姑”;二是四月廿八历山、万安人到羊獬村接娥皇、女英二位“娘娘”。节日这天,沿途各村就自发地敲着锣鼓到村口迎接。街旁巷口设案烧香,提着糕点、饼干、馍馍“献的”,端着茶水热情接待。这天沿途村庄的村民不论出行或到田间干活,他们携带着火种(火柴、打火机)和香,在接姑姑、接娘娘的队伍抬着“姑姑、娘娘”驾楼经过时,要放下手头里的活,跪拜敬香,以示敬仰,接火种之吉祥。

  村庄里迎接的锣鼓和羊獬、历山、万安接姑姑、接娘娘的锣鼓打着同一种曲牌鼓点。鼓声震天,铙钹翻转,真是威风雄壮,动地撼天。村民争先替换羊獬人、历山和万安人扛旗举伞抬驾楼。羊獬、历山、万安人则沿路散发黄线绳、红布条。这是当年娥皇、女英二位姑姑、娘娘施舍麻绳、麻布的演化,它象征着一种亲情友谊,也预示着一种吉祥。当地村民虔诚地敬茶敬水敬献食,相互问好道亲情,回忆诉说二位姑姑、娘娘至诚至善的往事,小孩和姑娘们捂着耳朵看放三眼铳炮……

  一路香火总是情,千古美德始文明。洪洞羊獬一带的“三月三”接姑姑活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颇为独特的是,接姑姑队伍途经的所有村庄都会设案敬香,沿途的行人也会三五成群地跪在地上,土堆上插几炷香,或者垒几块小石头,把香插在缝隙里点燃;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村民,会放下手里的活计,地头插上几炷香,烧香跪拜。经过城镇街道时,商店铺面门前会摆放小方桌或圆桌,上面摆放一些瓜果、饼干、茶水,中间是香炉,烧上几炷香祭祀娥皇、女英二位贤圣。

  三月初四的夜晚,是羊獬人从历山、万安接回娥皇、女英二位姑姑的第一个夜晚,也是三月三活动烧香最隆重的一个夜晚。这天夜晚,羊獬大地上火光点点。唐尧故园里,有妇女老少数千人手持高香在接姑姑的火种。接火种的仪式上,人们静而有序,但他们内心溢露出的喜悦却展现在火光映红的脸蛋上。羊獬人接姑姑,从这一刻起高举香火领着姑姑把家回;从这一刻起,家家户户敬姑姑的香火一天都不能断,一直烧到历山、万安人农历四月廿八接回婆家。庙里的香火更不能断,每天有专人值班烧香,也是烧到四月廿八这一天。

  娥皇、女英在羊獬人眼里,她们是姑姑,是羊獬村里的姑娘,她们是先祖,而不是神;在历山、万安人眼里,她们是娘娘,是先祖,也不是神。羊獬、历山、万安把娥皇、女英视为亲人而敬。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羊獬、历山、万安三地人家,家家户户正中摆放着祖先、姑姑、娘娘(娥皇、女英)的相片(牌位),敬献年糕、麻拖、瓜果等祭品。他们每天给祖先和姑姑、娘娘敬香跪拜,而得到的回报是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祖宗、姑姑、娘娘的保佑伴随。

  烧香敬祖,敬姑姑,敬娘娘,是对先祖的敬畏,是传承薪火的行动,是对先祖感激、感恩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一种后人对先祖的崇敬和理解的表达方式。

  高玉柱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