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的薄太后

2017-10-25 10:17: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秦朝时,洪洞县曲亭镇薄村有位美貌的女子叫薄姬,因母亲是魏国王族,这位女子也就成了魏王魏豹的妃子。魏豹原是项羽的部下,后投靠了刘邦。一日,一个叫许负的女相士见到薄妃,看她其貌不凡,就暗暗对人说:“此妃生下儿子将来一定是天子!”魏豹本有觊觎天下的野心,听到后心中暗喜,随即背叛了刘邦,要与刘邦争天下。他想,“即使自己当不成皇帝,我的儿子肯定是皇帝。”但他后来被刘邦打败而死,薄姬被俘虏。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薄姬被送到汉宫里的纺织房里当织女。有一天,刘邦经过织房,看到薄姬长得不错,就纳她入后宫,成了刘邦的妃子,但是汉高祖后宫的妃子很多,很长时间并未宠幸于她。

  薄姬有两个相好的姐妹,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当时三人曾经互相约定说,如果谁能够得到刘邦的宠幸,千万别忘了其他俩人。结果,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后得到宠幸,但她们不但背叛了相约,还看不起薄姬。一次,她们嘲笑薄姬,恰巧被刘邦听到,刘邦深深地怜悯这个弱质纤纤的女人,当晚便召幸薄姬。那夜之后,刘邦便将可怜的薄姬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去世。然而,也就是这一次宠幸,便使薄姬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恒。

  刘邦驾崩,吕后专政,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心如蛇蝎的女人,一方面打破高祖之制,分封吕姓的人为王,一方面迫害刘邦众姬妾,铲除刘姓诸王,对刘家实行了“除苗”。先后谋杀掉刘邦八个儿子中的六个,有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燕王刘建、康王刘肥,连已经当上皇帝的她的亲生儿子惠帝刘盈也杀了。还让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懿受尽酷刑,成为人彘。而薄姬向来崇尚道学,无为自静,宽厚包容,低调做人,未与吕后结冤,也未和吕后形成竞争之势,刘恒在母亲的影响下,也没有太多的惦记皇位,所以他们母子才得以幸免。

  吕后对薄姬的态度比较公正的另一个原因是薄姬和她一样,没有得到丈夫刘邦应该给予的善待,除了人生经历和身份头衔略有差距外,在被丈夫冷淡这方面,吕后觉得自己与薄姬多少有点同病相怜。因此,薄姬意外地得到了吕后特别的恩遇,吕后将薄姬送往儿子刘恒的封地代国,不但让她母子团圆,更给予她“代王太后”的称号,使她成为大汉王朝仅次于吕后的贵妇人。

  刘恒年幼,薄姬作为代王太后,实际上就成了代国的主宰,不用说,王宫中人人都对她趋奉逢迎,这可真是薄姬有生以来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她每日里只是关照儿子的饮食起居,领着儿子深入民间百姓家访贫问苦,带着儿子在黄河滩边种种庄稼,讲讲古往今来的历史。薄姬年幼时在村里生活过,知道百姓们平时心中想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因此,她告诫儿子一旦有出头之时,一定要好好治理国家,当个受民众拥戴的明君。刘恒听着应着。吕后见薄姬沉醉山林美景,与牛羊亲近,完全一副与世无争的表情,也就更不在意她了。

  吕后专政15年后死去了,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络了一批忠臣义士,出其不意地闯入皇宫,杀了相国吕产和上将军吕禄,灭了吕氏家族,又一鼓作气到各地搜捕吕氏党羽,夺回了汉朝江山,准备另立皇帝。

  吕后的“除苗”使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两人。在这两人中立谁呢?大臣们比较了比较,刘长母亲家的亲戚为人比较严厉,在当时有点儿让大臣们害怕,而代王刘恒之母薄氏家族一向以克己谨慎闻名于世。相比之下,大臣们便立刻拿定了主意,派人到代国迎接刘恒进京为帝,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在执政期间制订了许多新措施,汉朝逐渐由弱转强,对外抗击了匈奴的南侵,对内减轻了人民的赋税,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文景之治”的局面由此开始。据说,这里面有他母亲不少的功劳,她经常提醒儿子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人唯贤,远离小人,严惩贪官污吏。

  薄姬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薄太后曾经生了一场重病,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文帝刘恒却打破了这句俗话。三年中,他每天都要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才会放心给母亲喂下。为此,他也成为让中国人传颂至今的“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孝顺的名气仅次于舜王。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为薄姬尽为子之道。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

  什么叫“顶妻背母”呢?这是一种墓葬的形式,就是坟墓坐西向东,自己的母亲墓在自己的南面,妻子墓在自己的北面,表示自己对母亲的孝敬。

  薄太后一生坎坷,在婚姻生活上是毫无乐趣可言的,然而她却生了一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孝顺儿子,她是一个幸福的母亲。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吕后是一个狠毒的女人,然而对于薄姬来说,吕后却是她的恩人和知己,因此,薄太后认为能够与刘邦合葬的应是吕后,她不但没有在权倾天下之后将吕后的棺椁从刘邦陵中迁出,更没有将自己以“文帝生母”的身份挤进刘邦陵。她始终认为,吕后才是丈夫真正的妻子。薄姬陵如同薄姬生前的为人,恪守自己姬妾的身份,守护在儿子刘恒的身边,隔河远望丈夫刘邦和吕后的合葬陵。

  一守一望间,两千年时光已经流逝。

  现在回望薄姬的人生,她似乎完全是为了“生天子”而来到这个人世的,上苍赋予她的人生使命,仅仅是做一个母亲,然而她是世上最幸福的母亲。

  (董爱民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