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广胜寺:大雄宝殿的“雍正匾”

2018-11-21 17:34: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广胜寺大雄宝殿内,悬有一方“六龙戏双珠匾”,上写“光辉万古”四个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写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雍正匾”。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三个皇帝,爱新觉罗氏,名胤祯,原名允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其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祯被封多罗贝勒,时年二十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晋封为和硕雍亲王,时年三十一岁;康熙帝死后(1722年)胤祯继位,时年四十五岁,次年(1723年)改元,年号雍正,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死于圆明园,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八岁。“光辉万古”匾是胤祯继位前十年所书,时年(1713年)三十五岁。据考,雍正称帝前留在社会上的手迹不多,因而广胜寺大雄宝殿内的“雍正匾”更显其价值和分量。

  该匾一周的“六龙”,脖子全仰在了木框之外,是难度极大的木雕做工,没有高深的木刻美术造诣,很难达到这样的艺术标准。

  提起这方“雍正匾,”在洪赵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

  话说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爱新觉罗氏的后代,而是汉人绸缎商卫光辉的亲生子。有一年,康熙出宫春游,见一美貌女子婀娜动人,遂派人将此女诱入宫中纳为妃。这个女子便是京城绸缎商人卫光辉之妻,不久前与其完婚怀上了卫的骨肉。卫妻进宫不足七个月便生下一男孩。康熙皇帝因国事繁忙,根本没有深究爱妃生子的月份,便为其取名胤祯。

  胤祯二十岁那年,生母卫妃生了一场病,在临终前把他叫到后宫,将二十年的隐私告诉了已身为雍亲王的胤祯。至此胤祯才明了了自己的身世,暗暗怀念生父卫光辉。但是,他毕竟是“堂堂正正”的爱新觉罗氏之子,他要做皇位的继承人,他要主宰社稷,对生父的怀念之情便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

  癸巳年早春,雍亲王胤祯来广胜寺进香,在随从们的簇拥下,他看着释迦佛慈祥的面容顿时浮想联翩。他想到释迦佛就好比紫禁城的皇位,至高无上。他想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像皇阿玛一样富有四海,金口玉牙,说一不二。他激动万分,深深参拜着佛祖。不知咋的,越是在他觉得至尊至上的时候,越是不由得想起他的生父。不是生父给了他来到人间的肌体,他哪有如此显赫的身价?然而越是在这种时候,胤祯越不能把这个“锅盖”揭开,生父也只能悄悄地装在他心底。

  正在他冥冥思索之时,寺僧住持端来了文房四宝,“施主,老衲方才见阁下举止超凡,想阁下一定是知书达理的贵室人家,方取来笔墨伺候,敬索墨宝,为本寺大增光辉。不知可否?”

  老僧的话触动了胤祯。他似乎很注意话中的“大增光辉”一词,于是略定了定神,将袖子挽起,操起一支粗壮的羊毫大笔,一语双关地写下了“光辉万古”四个发自肺腑的大字。围观的侍从和寺里的众僧个个称赞亲王明佛理、识佛意、有佛缘。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亲王怀念生父的骨肉之情!

  来广胜寺,雍亲王怀念生父卫光辉的心事得到了了却。这为后来雍正潜心操持国事,心安理得地为大清王朝执掌社稷奠定了良好心态。但是这个匾额的故事真情却鲜为人知。(由广胜寺景区提供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