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巧媳妇”走出多彩小康路

2020-12-16 09:49: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家动动手,一天能赚几十块!”午饭过后,洪洞县万安镇贺家庄村52岁的李秀亲赶忙投入新事业。她欣喜地说,得益于该县妇联和女企业家的帮扶带动,许多无所事事的农村妇女变身“上班族”,月月都能领工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洪洞县妇联精心打造“洪洞女子”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妇女特色产业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建立手工制作协会、扶持品牌手工企业、开展手工技能培训等举措,形成了有人管、有政策帮的“妇联+协会+企业+贫困妇女”的“链条式”帮扶模式,引领贫困妇女依靠“巧手”脱贫致富奔小康。

  “织”出致富新路

  12月10日晌午,“啪嗒啪嗒”的踩板声响彻万安镇南李村的一户农家小院,只见发亮的梭子精准穿过密密的纱线,在女主人张文华的双手间来回传递,一匹多彩的老土布逐渐成形……

  “足不出户就有活干,放到过去哪敢想,现在稳稳地月入两千元,狠狠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水平。”张文华长叹一口气说道,3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看病吃药花空了薄弱的家底。现年55岁的她又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生活无以为继。就在她最困难的时刻,该县泽盛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她伸出了援手。

  去年6月份,泽盛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拉动贫困妇女、不能外出务工妇女培训上岗。如今,“家家机杼声、户户织土布”已成常见景象,许多妇女像张文华一样在家实现就业增收。合作社负责人刘小瑞说:“织一米布可收入5元至6元,熟练的话一天能织十几米,一个月下来能收入1500元到2000元,既不耽误干农活,还能赚下钱。”

  2017年,刘小瑞毅然从北京辞职返乡,与母亲一同成立了这家合作社,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工艺。同时敏锐捕捉到了“直播”商机,组建洪洞县泽盛电子商务公司,与多家企业合作,带动乡亲们线上线下直播销售家乡土特产,走上脱贫致富路。

  小事业成就大梦想。如今,合作社拥有织机200余台,辐射周边6个镇,吸纳72个贫困户就业,不仅被洪洞县妇联授予“粗布研发基地”,还获得省巾帼农业双创示范基地称号。刘小瑞不满足于此,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我们正在寻求和设计师合作,设计出独特的产品,让洪洞土布产业发展壮大,走向全国各地!”

  “剪”出幸福生活

  手起手落间,剪刀上下翻飞,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这是曹玉英学会的新手艺,也是她捧上的“新饭碗”。

  曹玉英家住万安镇万安村,今年40多岁,正处于“上要照顾老,下要抚养小”的人生阶段,日常还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和农活。一次偶然机会,听闻在家剪纸就能赚钱,她便跃跃欲试,主动找到了洪洞县剪纸协会(现洪洞县剪纸学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她很快掌握要诀,上手之后一个月可赚一千余元。

  “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剪纸文化,让更多的群众知道剪纸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还帮助大家通过剪纸艺术增加了收入,这是我最大的欣慰。”50岁的郝小翠是剪纸协会的负责人,也是众多姐妹的领路人。源于儿时的耳濡目染以及对剪纸艺术的深爱,她走到哪就把剪纸带到哪,经常为当地老百姓剪一些窗花、喜字、鞋样等。2007年,经过深思熟虑,她成立了洪洞县剪纸学会,吸引了众多剪纸艺术爱好者加入。

  这些年,在该县妇联的支持与帮助下,剪纸学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有50余名剪纸爱好者在这里实现“脱贫梦”。

  “编”出美好未来

  “我的马上就织完了,准备接新任务喽”“每织完一个,都觉得特有成就感”“大家有什么窍门都分享出来呀”……近段时间,洪洞县妇联手工编织协会微信群可热闹啦,在协会会长杨晓云的带领下,许多贫困妇女、家庭主妇不但学到了“绝活”,还利用这门手艺为家里增添了收入。尝到甜头的她们纷纷感叹:“坐在家里不仅有钱赚,还不耽误干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真是一举多得!”

  今年年初,万安镇贺家庄村58岁的杨少莲在县妇联群看到“招工启事”后便第一时间“入伙”,在掌握了钩编基本要领后,她立马发动身边姐妹们一起进群学习。其他姐妹都打趣杨少莲,“你又种地又去村委会干活,这下又谋得‘第三职业’,家里的钱还能数完吗?”对此,她呵呵一笑,“幸福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好未来靠自己打造。”

  杨少莲的这句话说到了会长杨晓云的心坎,这正是她教授姐妹们剪纸技艺的初衷。杨晓云心灵手巧,擅长绘画和手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女能人”。在该县妇联主席柳丽娟的鼓励下,她于2019年初成立了手工编织协会。同年10月,县妇联组织“巧手们”参加义乌国际博览会全国妇女创业就业成果展示展洽专区活动,杨晓云的作品受到义乌一厂商的青睐,并签下了5万个皮卡丘蓝牙耳机套的订单合同。

  令杨晓云始料未及的是,一场罕见的新冠疫情跟着农历新年一起来了,如何确保如期交货?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她连夜录制出了让妇女们都能看得懂、学得来的钩编技术小视频,发布在微信群内让姐妹们边学边做、共渡难关。

  如今,协会日渐壮大,姐妹们从中获益,杨晓云感慨万千:“从孤军奋战到带动近500名妇女姐妹就业,每位姐妹从零收入到月入1500元左右,全得益于县妇联给我们搭建的创业平台和提供的参展机会。”

  最美巾帼红,撑起“半边天”。洪洞县妇联主席柳丽娟信心满满地表示,“把工作品牌定为‘洪洞女子’,就是希望全县妇女能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主动融入市场创新、创业。通过妇联培育创业基地和女企业家、女能人的带动作用,让妇女都能成为做事创业的‘巧媳妇’,把手工劳作做成妇女做事创业的富民产业,带领姐妹们探索出一条致富小康路。”

  记者 李静 闫璟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