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深化改革激活发展新动力

 

2015-04-07 08:58: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福建宏盛鞋业、义乌紫天羽服装等200余家商贸加工企业、加工户落地生根;晋园文化城、新兴纺织城等十大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开始招商;22×300MW热电联产、液化天然气(LNG)等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近两年,在宏观经济增速减缓,资源性县市经济低迷,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的环境下,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首批转型综改先行试点市和首批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的侯马市,深化土地、金融、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改革创新,驱动经济逆势上扬,形成了以转型综改引领经济“奔跑”发展的新常态。
    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侯马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截至目前,该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8万亩,建设了果、菜等十大设施农业园区,药材、葡萄    等十大种植基地,牛、猪等十大养殖交易基地。山西茂洲牛业有限公司投资1300余万元,建起了现存栏1000余头的山西最大的晋南黄牛养殖基地。公司将以良种黄牛养殖为核心节点,再流转周边农村土地3000亩至5000亩,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生产、地跨区域肉牛养殖、分割加工产业链,让晋南黄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金融改革激活小微企业。“融资难”是许多小微企业起步和发展都面临的困境。侯马积极探索贷款担保和授信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侯马市政府注资500万元,撬动了9500万元民间资本,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助保贷”、土地收益保证金贷款业务、“大学生”村官贷款和“妇女”创业贷款等金融创新服务业务,降低了各类小型加工企业的银行准入门槛。两年来,“助保贷”业务累计发放贷款5520万元,帮助食品、机械、电子产品制造等小企业化解了资金困难。侯马市农商行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向农户发放60余笔业务,累计金额达1058万元;为“大学生”村官17人发放种植、养殖等项目贷款170万元;发放妇女创业贷款21笔,金额138万元。高村加工园区雅峰制衣有限公司,筹建阶段获得了420万元“助保贷”支持,总经理肖登峰说:“我们在启动阶段得到资金支持,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放活民营经济增添发展活力。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侯马市首批对民间投资放开的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天然气、生活垃圾处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培育了一批民营龙头企业。在普天小微企业创业园,商务孵化区、产业成长区和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已经入驻企业86家,涉及电子信息、轻型加工等行业,园区资源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吸引就业人员750余人。同时积极构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威创动力、东鑫铸造两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了省级认定。民营资本还催生了电子商务发展,山西省首家网上交易平台“马上购”上线运营,目标覆盖全市城乡的网上超市“窝麦良品”已有17家体验店开业。现拥有90名员工的山西省米兰多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甜深有感触地说:“全民创业,能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
    “三同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侯马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规划、治理、建设“三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侯马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对全市城乡发展统一布局,形成“一城、双轴、二片、二组团、多点”的空间网络结构城镇体系。出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户籍管理制度6个意见,对农民工入城给予市民同等待遇。村村通数字电视、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城市自来水、村村通排水管网、村村通天然气工程等10余项村村通民生工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截至目前,该市76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数字电视和公交车,城市自来水进村覆盖率达60%,天然气进村覆盖率达30%,城乡各方面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通讯员 秦明忠 黄正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