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06年10月底,几名通过网络发起倡议的“志愿者”亮相街头,以“净化家园”之市府路篇活动为主题,拉开了侯马市志愿服务的序幕。
2009年8月,侯马市文明办成立了第一支“文明使者”志愿服务大队,该市注册志愿者160人;2015年8月,侯马市志愿者联合会成立,该市志愿者达到1.5万人。
2015年,侯马市志愿者在文明交通、敬老助老、扶贫助残、荒山绿化等方面提供了近4万人次、超过1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涌现出以带着孩子做公益、全国优秀志愿者刘蓉,天天做志愿的“雷锋老太”、山西省优秀志愿者耿红英,14年献血13.8万毫升“献血哥”、临汾市十大道德楷模李天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如今,志愿服务在侯马已形成一股强劲的“爱心风暴”,温暖着新田大地的每一处角落,成为这座全省文明城市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志愿之火劲燃新田大地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侯马市深入开展“文明侯马”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全民公益”理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志愿者队伍蓬勃发展。
“我志愿,我快乐”是侯马曙光志愿者联盟长期以来坚持的团队宗旨和口号。该团队成立于2013年8月31日,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活动235次,志愿者足迹遍布侯马、运城、临汾、乡宁、翼城等县市。去年12月12日、17日,该团队的志愿者们利用工作之余,为高村乡东台村、上平望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家庭送去了37件冬季衣物。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侯马爱心公益联盟团队“队训”,该团队从2008年3月份创建以来,遵守“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者誓言,把关爱敬老院老人、特教学校孩子、孤儿院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和流浪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生活资助、寻亲救助等志愿服务。“日行一善”是该团队去年11月1日启动的“爱心储蓄罐”项目,倡导大家每天捐出一份爱心,五毛、一元……截至3月3日,参与活动志愿者达11581人次,累计“爱心储蓄”17901.38元,走访帮扶46户贫困家庭,为孤儿院捐出爱心善款11000元。
“我是志愿者”是一种幸福。侯马青年者团队成立于2015年5月18日,短短7个月时间,已成立4个志愿者中队和1个学生团队,共建6个志愿者微信群和1个学生QQ群,发展志愿者达1000人,其中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平台和团中央志愿者管理信息平台正式注册志愿者达700余人。
“妮妮”是侯马青年志愿者团队一名老志愿者,长期热爱公益,敬老助老、志愿高考、全民随手拍、黄手环行动、为白血病男孩募捐……几乎每次活动都有她的身影,仅2015年的最后三个月志愿服务时间近100个小时。“燕儿飞”是团队的一名新志愿者,她有自己的创业瑜伽团队,2015年10月份加入侯马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始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到3个月时间志愿服务超过50个小时。
全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侯马市文明办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发展之路,把志愿服务纳入每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各单位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确定了“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主题,在每年元旦、端午、七一、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和雷锋日、助残日、环保日等特定节日期间,以“三关爱”为主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每年工作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2015年,侯马市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志愿服务品牌为出发点,总结多年的活动实践,精心设计了清洁卫生、公交文明、交通文明、孝老爱亲、扶贫助残、荒山绿化等13类志愿服务项目,制定了项目认领实施方案,从文明单位到民间团队,全部落实到团队积极认领项目,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对接,各志愿者团队能够根据各自服务特点,丰富创新志愿服务载体,搞出活动特色。侯马青年志愿者团队认领敬老助老服务项目,在前期走访民政部门、十几个敬老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服务计划,保障每周开展一次敬老院志愿服务,同时组织开展了“黄手环让走失老人回家”、救助流浪人员、为白血病男孩募捐等活动,团队成立以来开展活动80余次,总服务7000余人次,突破8000个小时。
在侯马市2014年“创卫”、2015年“文明侯马”创建等工作中,各志愿者团队积极配合侯马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认领项目,合理调配时间开展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4年,侯马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到了关键阶段,在市文明办统一组织部署下,开展了“万人志愿公益服务周活动”15次,100多个单位的上万名机关干部和广大志愿者、义工走上街头开展交通协勤、文明劝导、清扫卫生、清理乱贴乱画,共建美好家园。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2015年7月,该市举行了为期3个月的“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宣传活动,各文明单位、各志愿者团队,利用每天晚7点—9点黄金时间,科学调配,自觉接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新田广场、火车站广场共开展文明督导活动近100期,参与活动志愿者达3000多人次,总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
志愿服务推进“全民公益”新风尚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的结晶,是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续,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侯马人展现文明素养的新风尚。
在侯马市每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中,明确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纳入工作目标,并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了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考核测评内容。同时,也纳入到了文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职业规范中,在全市营造崇尚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热爱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建设。
“我是志愿者”成为社会时尚。截至目前,侯马市志愿者已发展至1.5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1.9%。侯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等许多文明单位干部职工100%加入志愿者行列,侯马市政协副主席续文碧带领100多名民建成员全部参加志愿者……从稚气未脱的“红领巾”到风华正茂的青年,从热心的社区大妈到“燃烧”夕阳的老人,该市志愿服务大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鲜红的志愿者队旗、志愿者统一队服似“熊熊之火”温暖着城市的大街小巷。今年66岁的退休干部耿红英,2009年带着自己组建的东鹏排舞团队268名骨干,集体报名加入侯马市第一支文明使者管理大队,义务到农村、社区指导村民、居民跳广场舞,走进特教学校教授特教老师和智障儿童跳舞,受益群众达上万人。
2014年6月的一天,一个“跪行在侯马街头的残疾青年”帖子在网络上传开,志愿者第一时间给予救助,持续关注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最终让万荣无腿残疾青年在侯马落脚生活并谋得生计;2015年12月1日,一条“大病无情人间有爱——拯救白血病孩子小奥运募捐倡议书”的微信消息引起侯马市广大网友热议和关注,孩子所在高村乡西台神村全村270户村民纷纷伸出关爱之手,把平日里省吃俭用的钱用来帮助小奥运,两天时间募捐41887.68元。
目前,侯马市已有民间志愿者服务团队23支,在东鹏排舞志愿服务队、紫金山志愿者绿化队、朝阳青年志愿服务队、爱心公益联盟等老牌志愿者团队的示范引领下,侯马爱心公益联盟、曙光志愿者联盟、青年志愿者团队、共和本职服务队等志愿者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组建,让愿意贡献力量的每一个人有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让需要志愿服务的人有了寻求帮助的渠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杨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