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侯马市经济逆势上扬,综合实力增强,更多财力投向了民生事业。3年来,该市改善民生财政支出累计达到32亿元,城乡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百姓。
“十二五”时期,侯马市实施了振兴工业、商贸、城镇3大经济,实现富裕、秀美、文明3大目标的“三三”战略,经济社会在困境中逆势崛起。
2015年,财政收入增速跃升至全省第7位,在全省非资源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3年来,用于民生改善的财政支出累计达到32亿元,新增的财政支出超过10亿元,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3亿多元,偿还往年基础建设到期国债和银行欠款3亿多元。
3年来,侯马城乡建设东西南北中“五路并进、全面开花”。北边,完成了3万亩的汾河南岸堤防护林带绿化、农田林网改造和汾河堤坝建设;南边,实施了紫金山灭荒工程和浍河湿地公园建设;西边,大西高铁站前广场竣工投用;东边,东城森林公园、中心公园、文体中心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正在推进;形成了东、中、西3大中心城区和南北两大绿色屏障。
2014年,侯马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
3年来,共实施节能照明改造8000余盏,增加绿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新建排水管网20余公里、供热管网17.1公里,硬化路面300余万平方米,清运垃圾8万余吨,28个农村用上了天然气,供气普及率达到92%,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0公里,城镇化率增长3.3%。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长足发展。该市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均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中、高考成绩继续多年名列临汾市前茅,学前儿童毛入园率达到83%,高中升学率突破90%,2015年高考二本达线率达49%;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序推进,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面落实,财政投入550万元确保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390元提高到470元;侯马市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工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通盛集团医养融合式养老服务项目完成前期准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古都文化、节庆文化和全民健身等活动丰富多彩,东城新区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开工在即;2015年向群众承诺的“八件实事”全部实现。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3年来,侯马财政支出个人部分新增3.5亿,在财政支出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做到了干部职工工资、补贴、增资全部兑现到位;城乡困难家庭低保补助、大病医疗救助等发放到位。
(秦明忠)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