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5月9日,在侯马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医护志愿者的护送下,4份流浪人员DNA血样被安全送到侯马市公安局技术部门,由公安部门逐级上报并录入全国走失人口信息库、全国打拐DNA信息库进行检索匹配,迈出了为“无身份”流浪人员确定身份的关键一步。
为了帮助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内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尽快联系到家属和亲友,帮助他们回归家园,该市救助管理站依据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经过与公安部门多次研讨、协调、准备,日前正式启动对滞留托养人员的DNA采集与信息比对查找工作。
据介绍,该站仅2015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0多例,专程护送回家30多人,其中有的人员滞留时间长达两三个月。目前还有4名滞留托养人员,其中一人已滞留半年之久,这些人员因各种原因说不清个人真实情况,经过多方寻找也无法与他们的亲友取得联系。通过DNA比对技术,可以帮助这些“无身份”的流浪人员尽快确定身份,早日与家人团聚。(李培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