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工商联巡回法庭 定纷止争促和谐

2016-11-29 11:19: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侯马,素有着“南来北往商贾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美誉。近年来,作为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海关、商检、口岸、保税物流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县级城市,市场的日益繁荣,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聚集,各类案件尤其是民商事案件上升幅度较大。2013年4月,为更好地服务侯马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司法,侯马市法院成立了工商联巡回法庭,主要负责辖区26个商会组织,2358名商会会员民、商案件的受理、调解、审判工作。自成立以来,巡回法庭充分发挥灵活办案方式,主动将司法服务前移,通过开展上门服务、择期开庭、快审快调等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妥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被群众亲切地誉为“便民法庭”、“贴心法庭”。

  上门服务赢赞誉

  为了给辖区企业及商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工商联巡回法庭将办公地点设立在侯马市工商联(总工会),同时将巡回法庭工作职责、便民措施、法官联系电话公布于众,规定坚持每周一次就地巡回办案,为群众诉讼提供方便。

  2014年年末,大街上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置办年货,但农民工张大哥手里攥着连夜排队买到的火车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自己的工资款迟迟拿不到手。为要回所欠的3000元工资款,张大哥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巡回法庭,请求法官帮忙要钱。值班法官一边给张大哥倒上一杯热水,一边耐心询问事情的来弄去脉,原来张大哥家住河南省,为了养家糊口,只身来到侯马市打工。时值年末,自己要回老家与亲人团聚,但工资迟迟拿不到手,心里十分着急。了解情况后,法官果断启动诉前调解机制,电话联系并主动上门到工地做包工头思想工作,最终帮助张大哥及时要回工资款。

  “您好,是侯马法院工商联巡回法庭法官吗,我们全家给你们拜个年,感谢你们的倾心帮助让我按时坐上了回家的列车,过了年我还要去侯马打工挣钱。”春节过后法官一上班远在河南的张大哥在电话里感激地说。

  “择期”开庭解民忧针

  对服务对象群体工作的特殊性,工商联巡回审判不断创新审判工作模式,在做好“每周定点巡回”法律服务基础上,实行“择期”开庭审判模式,即选择性地把大部分案件开庭日安排在下雨天客流量小生意不忙时间段,便于当事人按时到庭,又便于组织群众旁听,通过审理一案,实现教育一片、宣传一片的效果。

  2015年4月,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此时巡回法庭正在召开“侯马市某托运部拖欠商户货款纠纷案”为主题的普法会,因为下雨天生意不忙,商会组织代表、商会会员代表早早来到巡回法庭,参会人数近百人。会上,法官结合案例,对托运部如何拖欠或侵占商户货款不被发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提高警惕、按时收货款等方面教育引导大家管理好自己的钱财。同时,巡回法庭法官要求参会人员要把普法会上所学、所知及时告诉给周边的亲朋好友,当财产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快审快调减诉累

  在巡回审判过程中,工商联巡回法庭始终坚持调解的原则,能调则调,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双方当事人可以迅速到场的案件采取速裁方式,做到即诉即理、即立即审,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2016年1月4日,工商联巡回法庭成功审理一起买房借款引发的纠纷案。被告苏某因购买住房资金周转需要从原告马某处借款十万元,后原告多次催要,苏某避而不见。一气之下,马某将苏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归还借款。工商联巡回法庭受理案件后,经了解,原、被告系一起长大的伙伴,平日里关系融洽,苏某因做生意周转资金紧张不能及时抽出来,而马某则坚持要苏某立刻归还,双方相互置气都不愿退让一步,导致友情变敌对,影响到各自的家庭生活。为化解纠纷,承办法官从案件事实清楚,双方当事人都能到场角度考虑,果断采取速裁方式进行调解,最终通过做双方思想工作,原、被告达成分期还款协议,调解结案,重拾情谊。

  “我以为起诉到法院后,这矛盾会越结越大,想不到巡回法庭的法官不辞辛苦,在家门口就把我们‘兄弟’间的矛盾给化解了,以后有问题找法官,我们百姓信得过。”马某拿着调解协议,由衷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一枚国徽庄严悬挂,几张桌椅简易拼凑,法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仪容整洁、用语规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侯马市法院工商联巡回法庭的法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司法为民情怀,在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同时,更加拉近了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郭清海 王为民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