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侯马市委把“破零行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谋划在先、自加压力,将行动范围由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延伸到年收入不到5万元的2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努力确保2020年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
重政策、重带动、重保障,增强“破零”动力。“破零行动”落实得好不好,上下重视是前提。该市从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经费保障三方面入手,砍出“第一板斧”,形成自上而下传导压力、以上率下强化落实的工作格局。重政策、三级联动。侯马市委把“破零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写入市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乡一级将“破零行动”作为乡党代会和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任务,成为检验新一届党政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相关村把“破零行动”纳入本年度“定查评”工作目标,强化办法举措,切实保障“破零行动”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重带动、领导示范。该市四套班子领导和乡办班子成员主动包联集体经济“破零”困难村,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与农村干部一起谋思路、想办法,一起找路子、寻突破,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重保障、加大投入。继续加大农村党建经费投入力度,在“两有两高”(农村功勋支部书记、主任有财政工资,每人每月3000元左右;“两委”成员有工资性补贴,每人每月500元;其他“两委”主干岗位报酬每人每月1450元,离任“两委”主干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50元,均高于临汾市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及时将临汾市下拨的每村1万元专项经费和该市配套的每村2.5万元经费拨付到村,保障了“破零行动”的顺利开展。
重机制、重创新、重对接,凝聚“破零”合力。“破零行动”推动得好不好,完善机制是保障。该市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以压实责任、强化引领、协同推进为目的,砍出“第二板斧”,构筑起推动有力、措施有效的工作框架。重机制、多方加力。市、乡、村逐级签订了“破零行动”承诺书和责任状,乡党委书记向市委签承诺书,村党支部书记向乡党委和村民立责任状,传导了压力,压实了责任。建立“三对一”包联制度,每一个集体薄弱村都有一名市级领导、一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一名乡干部包联,形成了责任到人、上下联动、多方加力的工作格局。重创新、找准切口。变“我讲你听、我做你看”为“心贴心帮着学、手把手带着干”,组织郭村、垤上等经济强村与每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协力同干,拓宽发展思路,找准“破零”切口,形成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的强劲动力。重对接、信息支持。充分发挥“破零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将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扶持政策和项目信息,统一梳理汇总后,编印下发,为“破零行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保障和信息支持。
重管理、重项目、重培训,激发“破零”活力。“破零行动”的效果好不好,精准帮扶是关键。该市针对各村问题症结,坚持“一村一策”,砍出“第三板斧”,认真解决“破零行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重管理、考核出力。针对北西庄等村“两委”班子不协调,形不成合力,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我们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和各项工作制度,严管理、重考核,确保工作有序运行,着力解决有家底,无法干事的问题。在专项督查中,该村“破零行动”推进扎实,成效显著,走在了同类村的前列。重项目、特色发展。针对单家营、驿桥等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效果不佳的问题,加大优质项目招引,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为依托,建成了90亩的牡丹种植示范园和70亩的翅果油树种植基地,着力解决了有资源,不会干事的问题。重培训、提升本领。针对东高、东台神等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能力不足,行动缓慢的问题,以“领头雁”延伸培训为载体,邀请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传经送宝、答疑解惑,组织到大南庄普罗旺斯花海世界和张少芳草香农业生态观光园实地观摩,提供发展思路和样板,着力解决了有热情,干不成事的问题。
据悉,目前该市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已有4个实现了“零”突破,24个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中有11个村实现了新增长,经济收入累计达到32.2万元。 (方国)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