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霍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综述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历史悠久,山水灵秀,高楼林立,公园雅致,绿树成阴,繁花似锦。
这是一座荣誉载身的城市:中国绿色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卫生城市……这座美丽的城市就是霍州。
今天,霍州正众志成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力争家园变得更加光彩夺目,美丽动人。
自我加压 吹响“创国卫”进军号
作为传统的能源重工业基地,面对严峻形势,霍州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展开环境卫生整治风暴,城乡面貌脱胎换骨,连续6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面对这些成绩,他们没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城市卫生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013年,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这是30万霍州人民要打的又一场硬仗。
从2006年起,该市连续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重点区,加大力度进行集中整治;各乡镇、各部门立军令状,签责任书,全力以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行大扫除,消除垃圾死角,净化城乡环境,城乡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2008年,该市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先后取缔了200多家工艺落后的焦化洗煤等土小企业,治理了8座矸石山,恢复地貌近千亩,一举摘掉了环境污染脏乱差的“黑帽子”。2010年后,该市强势启动了霍东新区建设,斥资上亿元高标准建设中镇文化广场、永和生态公园,结束了建市以来没有综合文化广场、没有生态休闲公园的历史。所有这些都为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5年,在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大会上,该市市委书记陈纲掷地有声,“全市上下要凝聚共识,共同唱响‘谁不说咱霍州好’的豪迈歌曲,大打一场城乡爱国卫生攻坚战,全面彻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至此,霍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响亮吹响。
众志成城 合力共创美丽家园
为了加强创卫工作的领导,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协调爱卫工作。
并延伸工作触角,进一步把创卫工作的责任、目标和措施落实到乡镇、街道和村庄,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卫工作网络。
城乡联动,扎实开展“四城联创”和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
各乡镇(街道)、各村都成立了爱国卫生机构,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各部门、各单位建立了相应组织,巩固创卫成果。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市扎实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和谐城市的“四城联创”和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在市区集中开展了垃圾、摊点、广告牌匾、早晚市、建筑工地、建筑立面、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八大方面的整治;在乡村开展了环境卫生、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厕所、居民健康教育工程四大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清洁整治,在全市形成了上下合力、城乡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统筹规划,在资金、人员、设备、制度、责任五落实上下工夫。投资1928万元,对19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10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处、垃圾中转站3处、畜禽粪便处理工程120处,并向各村发放吸粪车、垃圾车和保洁车44辆;投资500万元,用于垃圾清运、新增28处垃圾处理场;加大地方财政投入,采购了垃圾清运配套车辆、自卸式垃圾箱体和器械等。同时,组建了600余人的城市环卫队伍,500余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成立了60人的县乡公路养护专业队和170余人的县乡公路清扫保洁队,有力推动了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的开展。
全面覆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广告牌匾、占道经营、早点夜市、市政设施、垃圾清扫清运、沿街施工围栏、开挖城市道路、洗车行业等进行了规范整治。投资300余万元,新添置了城市环卫收运设施,在垃圾处理厂完善了环境检测井,使建成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投入试运行。严格文明工地创建,加强对施工渣土、混凝土等车辆的监管,实行封闭式作业,从根本上控制了二次扬尘污染。
宜居环境的打造,激活了城市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2014年,强力实施“8+2”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基础上,今年该市又投资500万元对城区19条背街小巷实施硬化、亮化。同时,大力实施城市绿化新栽、补栽及提档升级改造工作,新增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城区各主要街道见缝插绿,增设花箱1000多组。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街巷景观随处可见。与此同时,该市坚持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深入实施“环保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推动企业清洁生产上水平,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处理率达到90%。
一串串数字看似枯燥,但它凝结着无数市民的殷切企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使该市呈现出城绿水碧人惬意的和谐生态之美。
民生至上 让百姓共享美好生活
“创卫不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要改善城市的环境,为群众谋福祉。我们把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作为最高目标,不仅要做好城市美化的‘面子工程’,更要做好事关市民健康冷暖的‘里子工程’。”该市市长崔山原如是说。
该市坚持人本理念,集中实施天然气扩户和热电联产等民生工程。今年投资7000多万元,新增6处换热站,铺设管网7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424万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旧城区开元街、鼓楼西街、桥西街等弱电管网改造入地工作,不断加大城市“三供”设施建设力度,有效促进了市容环境改善,让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创新思路,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在中小学举办专题健康教育讲座11期,在新闻媒体开设健康专题节目48期;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除害灭病、旅游景区等领域和部位的卫生管理,保证创卫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此基础上,该市狠抓市场经营秩序,对城区的早夜市和瓜果摊点进行了统一规划;组织工商、城建、卫生、公安等部门开展集贸市场综合整治,根据商品种类划行归市,对农贸市场地摊划定界线,实行分摊经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了集中整治和清理,设置了固定停车场,达到停车规范,秩序井然。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整个霍州,所到之处天蓝水清、满眼翠绿、欢歌笑语、政通人和。
创卫活动,永远在路上。美好生活,让百姓共享!(拜建霞)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