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深秋时节,霍州市苹果种植基地进入了又一个丰收季。走进乡村,放眼望去,满眼是硕果挂满枝头的果园,芬芳的果香飘溢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上奔跑的多是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果园里回荡着喜摘丰收果实的果农笑声。
在该市李曹镇柏乐村党支部书记高红林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柏乐村苹果种植基地,果农们三五结伴正在忙着采摘苹果。在路边一片果园里,果农李文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个园子有50多亩,是2009年开始栽种的,2013年开始挂果,当年收入30多万元。经过近几年去外地参观学习,聘请省农科院和北京中日友好观光园的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后,我们的挂果数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柏乐村位于霍州市城东10公里处,村民一直以传统农业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收入微薄。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打破传统模式,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苹果规模种植,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了红富士、富士王、玫瑰红等10余种品种,打造了精品苹果、有机苹果培育基地。
为拓展销路,该村国华果业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早熟、中熟、晚熟三大类苹果,延长货架期交替上市,占领市场,全力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早熟苹果松本锦已上市,主要销往内蒙、青岛、成都等地。与此同时,该村“两委”班子北上大同,南下广州联系商家,建立了畅通稳固的销售网络,他们还先后成立了康益达苹果合作社、聚成苹果合作社、国华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霍州苹果、中镇柏乐苹果品牌,形成了“基地+农户+储存+销售”一条龙的运营模式,为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保证,坚定了果农种植苹果的信心。
采访即将结束时,该村村委会主任杨锋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村种植了1200多亩苹果树,总产量达400万公斤,产值1200余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也让我们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近年来,该市扶持发展蔬菜、核桃、苹果、小杂粮等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加强渠系配套,实行水肥一体,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档次和水平。到“十三五”末,该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8万亩,优质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标杆,全力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