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今年以来,霍州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以实施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为载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输血”与“造血”并举,补短板、扬优势、创特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政策推动,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推进。该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脱贫工作会议精神,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双挂帅的工作领导组,制订脱贫攻坚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三联三包三促进”的具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例会制和“六个一”管理:每月一部署、一公开、一督巡、一通报、一追责、一汇总,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序推进。该市从远从深谋划、从高从严要求、从紧从实推进,层层任务分解到户、层层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督查问责,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督查巡查组,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询问驻村干部每月入户几次、包村干部有没有针对性设置扶贫方案等,对乡镇、市直部门以及干部职工开展扶贫情况等进行全天候督促检查,确保摸准真实情况,抓好整改落实。
合力带动,构筑脱贫攻坚大格局。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困难群众如期脱贫的目标。为此,该市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市级领导带头包联,全部参与脱贫攻坚,市直部门包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入户帮扶,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机制,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市、乡、村三级逐级签订军令状,实行严格的限期脱贫责任制;组建105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9名“第一书记”进驻170个村庄,常驻常抓,不脱贫不撤队;建立“三联三包三促进”工作机制,实行结对帮扶全覆盖,举全市之力促脱贫;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实行扶贫实绩综合考核,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构建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部门联动,确保扶贫措施扶到点上。该市紧紧抓住关键所在,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于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因地制宜制订脱贫攻坚计划,实行“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拔点攻坚,确保扶贫措施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该市纪委驻村工作队开展“生活扶贫”,为大张镇西张村卧床不起的贫困户邢建平赠送医用护理床,解决生活护理困难;市环保局开展“药材扶贫”,全体工作人员集资23520元,购置400余公斤中药材柴胡种子,播撒在北泉村的土地上;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扶贫”,组织专家免费为群众诊疗10余次;团市委、市审计局开展“电商扶贫”,成为贫困户农副产品的“推销员”;市残联开展“技术扶贫”,举办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增强贫困残疾人的自强自立能力;爱心志愿者协会、爱心企业、三教乡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联合开展“爱心扶贫”,为贫困户送去日常用品。
项目驱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脱贫攻坚,必须精准发力、定向施策。该市抓重点补短板,围绕产业增收战、基础设施配套战、光伏脱贫战、就业脱贫战、教育脱贫战、健康脱贫战、社保兜底战、社会帮扶战“八大战役”,打出联合“组合拳”,向贫困发起总攻。该市强力推进“8311”产业扶贫项目,栽种油料牡丹900亩、文冠果5700亩,实现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5000亩;完成文冠果系列产品油脂、足浴粉的标准认证,新建文冠果油脂厂、足浴粉厂;通过发展牛、羊、猪、鸡等畜牧业养殖,带动142名贫困户增收。实行“银行贷款-农户入股-公司用钱-就业分红-脱贫致富”滚动发展模式,用活用足扶贫小额信贷,带动259户贫困户人口脱贫增收。该市出资为全市3675名贫困人员购买了大病医疗补充险和意外伤害险,减轻贫困户因患大病、因意外事故产生的经济负担,防范因病、因意外致贫返贫风险,促进贫困群众真正受益。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对存在饮水问题6个村实施了新建蓄水池、机井、维修管道、铺设水网等工程,解决了1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姚建